小老板为何自愿当“被告”滨湖查处一虚假诉讼案

15.01.2015  11:35

  

  “刘检察官,你好,我是史平。”2014年12月,正埋首于一堆案卷中的刘程杰,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的检察员,迅速在脑海中搜寻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很快就想起了3年前经手的一起“自愿当被告”的案件,正是史平,一个挂靠他人公司、投机取巧干水电安装工程的小老板。他打电话来,说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公司,合法经营,赚得盆满钵满,但“饮水思源”,想向及时挽救自己的办案检察官说声谢谢。

  原来,2011年,刘程杰承接了一起蹊跷的案件:个体水电工承包了装修业务却因故没能拿到工钱,居然还请人将自己告上了法庭,他为何出此“下策”?通过一步步调查,案件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2010年8月23日,张强以江苏省某集团有限公司、史平、某公司常州分公司、常州某小商品批发市场为被告,起诉至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诉请上述被告支付工程欠款285000元及催讨欠款产生的损失费3000元。2011年3月28日,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判决史平向张强支付工程款258000元;某集团公司常州分公司对史平欠款的255000元承担连带责任;某集团有限公司对常州分公司付款不足部分承担清偿责任。

  判决生效后,张强申请执行,法院依法划扣了某集团有限公司27万余元。该公司不服,遂向检察机关递交了申诉状。

  表面上看,案件中施工协议和工程结算凭据俱全,上面都有施工人张强和公司方代表史平的亲笔签名,似乎没什么破绽。

  但仔细了解案情后,该院民行科检察官发现,申诉人的申诉材料,以及对方当事人的答辩材料中都有许多疑点:史平已经被人告上了法庭,居然还按兵不动,对原告诉请的事实与证据也不作任何抗辩;而原告也有问题,翻遍所有的资料,结合前期调查,作为施工方的张强竟从未在施工现场露面。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实促使该院就案件开展了缜密的调查取证,约谈当事人、制作笔录。科里多次进行集体讨论,决定选派有侦查专业背景的刘程杰检察官发挥优势,以关键性证据为着力点,从外围开始取证,以核查当事人的真实身份为突破口。

  调查原告张强时,刘程杰又发现一个可疑的事实:张强在无锡从事的是软件开发工作,与水电安装工程这个职业八竿子打不着,且张强在接受调查时神情恍惚,表情很不自然。

  “你在承接工程时安排了什么尺寸的配电箱?强电几个?弱电几个?

  “电线用的单股还是双股?

  这些都是连一个刚入门的水电工都应知应会的常识,而面对检察官随意抽取的提问,张强张口结舌,额头上冒出冷汗,目光也慌张起来。

  对水电基本常识根本不懂,前言不搭后语,言词存在明显漏洞。如果按合同中所说,张强刚刚承接了几十万的工程,肯定已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又怎会一问三不知呢?

  针对这一点,检察官对张强讯问时,重点展开心理攻势,告知其进行虚假诉讼的利害关系。很快,张强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主动交待了为成功讨得工程款,受史平委托,虚构工程协议进行虚假诉讼的事实。

  事情要从2009年说起,当年8月,小包工头史平挂靠在江苏某建筑集团公司常州分公司,并以该公司的名义承接了常州一小商品市场的改造水电安装工程。期间一切顺利,但临到工程收尾,史平却在结款上遇到了麻烦:因为常州公司和对方有债务遗留问题,自己的账也一时结不了。

  28万余款一分未结,史平心中很是烦躁,若是自行出面向建筑公司追讨肯定没戏,对方会让对自己的欠款与公司的欠债两相抵消;让公司去结账更是抹不开面子,毕竟自己挂靠这家公司才能揽活吃饭。思忖之下,便找到熟人张强“帮忙”。两人商量,决定用一份虚假的转包合同来“偷梁换柱”,搞个“李代桃僵”。由张强作为本案原告起诉,帮助史平追要工程款。史平起草了施工协议、工程结算凭据,张强签字。施工协议约定,所涉工程分包给张强。而工程结算凭据载明,史平尚欠张强工程款28万余元,取得上述依据后,张强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合同上,张强摇身变为实际的施工者,转而以原告身份起诉史平讨要工程款,并将常州分公司也列为被告,再让集团总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这样,财力雄厚的总公司就不得不被硬拉进来做了“垫背”,而判决给张强的钱扣掉好处费,自然也就进了史平的腰包。

  两人以为这样的安排要算天衣无缝,果然,经法院一审判决,两人得到了如愿以偿的结果。眼看钱就要到手,却被火眼金睛的检察官看出了纰漏。

  纸始终包不住火,在事实与证据面前,史平也对虚假诉讼的事实供认不讳。

  当时临近春节,为确保效率,检察院立案当天即向法院发出建议停止该案执行的公函。案件突破后,当天即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立即令张强具结悔过,并撤回执行,终结诉讼程序。动作一气呵成,及时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挽回经济损失27万余元。

  江苏某集团公司的特派代表还特地从南京赶来,给该院民行科送来“明察秋毫雷霆出击拨乱反正法律卫士”的锦旗,感谢他们对这起虚假诉讼案件的成功监督。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史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安排的这出好戏不但没能要回应得的工程款,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诉讼的泥潭,还连累了朋友。“小聪明没用对地方,我真是后悔啊。”史平连声叹息。(郭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