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专家在宁透露:用电器,有望不再付电费

13.10.2015  07:46

  新华报业网讯 “碳材料和水及太阳光相互作用,能源源不断产生电,使用电器产品不再付电费有望成为现实;‘人工肌肉’未来有望治疗肌肉萎缩……”12日,在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上,科学家们透露的新材料信息让人眼前一亮。为期3天的学术会议,200多位国内外专家应邀报告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

  “金属铂作为一种催化剂应用于很多反应中,能源行业尤甚,但铂金属太贵,很难大规模应用,所以我们研究探索通过改变碳材料结构进而改变其性质,便能使其代替金属铂,将其应用在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中。”世界知名纳米材料与能源专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先进碳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戴黎明教授介绍说,碳材料代替金属铂催化,在光解水的过程中产生氢气和氧气,从而产生动力,唯一的副产品是水,水再次光解循环,没有污染,且能使化学能80%转化为电能,高于其他催化剂20%。

  戴黎明还透露,为解决能源危机,科研人员将锂电池与太阳能电池组装在一起,有望使汽车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锂电池需要充电,但是将太阳能电池装备安装在屋顶或车顶上,便可以边开车边利用太阳能给锂电池充电。”戴黎明解释说,将太阳能与电容器绑在一起,白天可将太阳能储存在电容器内,晚上或阴雨天用电容器给锂电池充电,这样给汽车充电就方便多了。

  “肌肉萎缩患者未来只要贴上一块薄膜,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裴启兵透露,目前他们研究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未来可以制作成“人工肌肉”。这种高分子材料,看起来像一张薄膜,厚度只有几十个微米,加上导电涂层后可以叠加、卷绕成一定的形状,通电以后,“人工肌肉”就变成“聪明肌肉”,可以带动肌肉运动。除了植入人体,未来“人工肌肉”的运用还可以更简单。例如肌肉萎缩患者,只要将手机大小的“薄膜”贴在萎缩部位,通过电信号刺激,就可以带动肌肉运动,帮助患者正常行走。裴启兵透露,“人工肌肉”器件目前已经到了实验室研发阶段,预计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投入市场。

  本报通讯员杨芳

  本报记者蒋廷玉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