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报:逐一破解难题 积小胜为大胜 ——访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戴辉

07.12.2016  23:35

      □ 本报记者  刘红茹  通讯员  王军燕

      今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市。自2015年以来,南通市以整市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以创新机制、破解难题为突破口,以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标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近日,记者就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采访了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戴辉。

      记者:目前,各地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亮点纷呈。请您介绍一下,南通市是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创建工作的?

      戴辉:2014年,南通市10个县(市、区)全部参与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今年5月,我市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市。面对新起点、新形势、新要求,南通市创建活动注重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注重“三个坚持”,从而推动形成 “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良好格局。

      坚持创建工作党政同责。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列入2016年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市政府重点工作,并写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及时下发《关于建立南通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吹响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冲锋号”。

      坚持创建工作全域同创。10个县(市、区)在前期全面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基础上,制订本地区的创建目标、工作要求和任务分解,各级政府层层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等。

      坚持创建工作惠及民生。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惠及民生的粮油放心工程、肉菜放心工程、水产品放心工程、“菜篮子”市场放心工程、集体食堂放心工程、农村集体聚餐放心工程、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放心工程、食品“三小”行业放心工程“八大放心工程”,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在创建过程中,南通市如何解决涉及食品安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戴辉: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南通市创新监管思路,完善重点治理机制,逐一破解难题,积小胜为大胜。

      抓准难点,农村集体聚餐实现规范管理,推行事前报告、登记备案、现场指导评估等制度。全市农村集体聚餐已登记报告1.96万例,现场指导22.3万余桌。

      抓牢重点,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重点推进校长责任制、公办学校食堂投入保障制等七项机制。制定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规范和重点设备参考配置,推进“明厨亮灶”工程。目前,全市A级学校食堂达到322家,比创建前增加3倍多。

      抓好试点,豆制品“四全”监管模式成效显著。创新构建“全链条监管、全过程追溯、全方位提升、全行业自律”南通模式,实行豆制品生产、销售、消费一体化监管、电子化溯源,推动豆制品行业规模化生产、冷链化销售、品牌化经营。将豆制品“四全”监管模式逐步拓展到卤菜等食品加工小作坊领域,积极探索建筑工地、旅游景区、养老托老机构三大重点领域监管新机制、新举措。

      抓细落实,食品“三小”行业管理稳步推进。制定《南通市市区食品小作坊登记证申领管理办法》,明确了小作坊管理要求和登记程序。对全市小餐饮开展了调研与评估,通过宣传发动、硬件改造、限期整改等举措,推动全市小餐饮提档升级。

      记者:南通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调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创建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戴辉:一年来,我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走基层、大讲堂等活动,组织开展了“食安杯”漫画大赛、“食品安全小卫士”评选、“与食俱竞”大型挑战类食品安全知识电视竞赛等宣传活动,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声势;在全省率先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社区科普宣传站,建成科普宣传站1000余家;发布年度食品安全白皮书,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标语标识征集、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征集、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积极性;引导和支持行业协会制订行规行约、自律规范,监督生产经营活动,加强行业自律;落实有奖举报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鼓励消费者积极行使监督权。

      2016年,市财政落实市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1903万元(列入预算),人均8.38元。全年安排食品安全抽检计划36120批次,超过每千人4.9批次,提前完成了创建规定的4批次的要求。围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与公安机关建立更加紧密的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合作机制。去年以来,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933起,办理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7起。

                                                                                                                      (中国医药报,2016年12月6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