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月A股大数据出炉:江苏人均获利1.84万元

22.05.2015  10:22
上证指数今年以来走势 制图 李荣荣

  牛市行情下,A股涨势如虹,今年以来沪指已涨超40%,有“神创板”之称的创业板指更是逆天大涨近140%。行情似火,小伙伴都赚到钱了吗?据同花顺统计,今年前四月全国人均从A股获利1.4万元,如果按地区来看,上海最牛,人均获利超15万元!江苏也不赖,前四月人均获利1.84万元,相当于赚了3台iPhone6呢。但是,记者采访了下身边的小伙伴尤其是新股民,纷纷表示“拖后腿了”,“刚解套好嘛”。这是又“被赚钱”的节奏吗?

  A股大数据

  上海前4月人均赚了29台iPhone6

  据同花顺对全国各地区的A股获利情况统计发现,今年1~4月全国人均从A股获利1.4万元。

  炒股水平最惊人的要数上海和北京两地的股民,两地人均获利高达15.64万元和8.02万元,位居各地区人均获利水平前两位。

  如果以iPhone6的售价来计算,就相当于上海和北京市民前4个月从A股分别赚到了29台和15台iPhone6。

  除了上海和北京外,浙江、广东及江苏三地人均获利也比较突出,分别为3.69万元、2.9万元和1.84万元,分别排在第三、第四和第五名。

  股民要吐槽

  这是“被赚钱”了好嘛

  数据虽然很养眼,但现实似乎没那么美好。“我绝对是拖大伙后腿了,”80后股民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今年才进入A股,选股完全没有思路,买入的股票都是同事、朋友推荐的。“刚买进去时感觉不错涨了一点,但后来股票就连续下跌,最多时亏了7000多块。”黄女士直感叹,这哪是炒股啊完全是在炒心啊,“不说赚不到钱,天天上班还要盯盘,真心累啊”。

  但也有老股民在这波牛市行情中大赚一笔的。一位老股民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大概赚了17万左右,再加上打新收益,不到半年轻松斩获10多万,明显跑赢江苏人均水平。

  股市盈利难吗?

  前4月只有14只股下跌

  有人感觉没赚钱,也有人大赚了一票,大数据到底靠不靠谱呢?记者从同花顺了解到,上述人均A股获利水平的计算公式是“((各地成交量/总成交量)×市值增加值)/人口”。但成交量和市值增加值指标中既有机构也有普通散户,并且是以居民总人口而非股民数量平均,所以“人均获利”一说似乎仅有参考意义。

  虽然人均获利可能存在被拉高的现象,但据同花顺统计,今年1~4月,在2547只股票(不包括停牌和新股)中,只有14只出现下跌,占比0.5%。这样看来,股民要挑中下跌的14只股票概率很小,很多股民没赚到钱,可能与股票择时及操作有关。

  最新市况

  沪指涨1.87%

  重回4500点

  创业板首度站稳3500点

  承接近期反弹势头,21日A股强势上行,上证综指重回4500点,创业板指数延续强势,首度站稳3500点再创历史新高。

  当日上证综指轻松突破4500点整数位并上摸4530.48点后,以次高点4529.42点报收,较前一交易日涨1.87%。深证成指走势明显强于沪指,收盘报15872.53点,涨幅达到3.49%。创业板指数首度站稳3500点,创出3531.84点的历史新高后,以3527.41点报收,大涨3.56%。不计算ST股和未股改股,两市超过380只个股涨停。

  牛市动力何来

  两市融资余额

  首度突破2万亿元

  仅100个交易日实现倍增

  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发布的数据,两市融资余额于5月20日首度突破2万亿元。两市融资余额于去年12月中旬首度突破万亿元,仅在100个交易日后已实现倍增。

  去年12月19日以来的100个交易日中,尽管经历了春节因素、大盘调整、两融监管趋紧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两市融资日均净流入维持在百亿元之上。4月至今,两市融资日均净流入更是达145亿元。

  在新增的万亿融资中,中小板及创业板的吸引力明显提升,其融资流入增幅要大大高于主板。(浦泓毅)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