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聪人马超:一个用画笔与世界对话的人

14.01.2015  01:00

挫折可以打败一个人,也可以唤醒一个人。马超,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听力世界几乎一片空白,但残疾却没有打败他,而是让他更懂得生活的美好。从小,他学习绘画,用画笔记录五彩斑斓的世界。大学毕业后,因双耳失聪,他被用人单位无情拒绝。他没有气馁,开始艰辛的创业之路。如今,小有成就的他开始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自食其力。

后天失聪拿起画笔与世界对话

走进银川市残疾人创业园区18号楼139室的马超个人美术工作室,一叠厚厚的奖状让人忍不住好奇。2008年9月,第三届全国回族书画展,美术作品入选并被组委会收藏;2010年9月,作品《秋山归隐图》荣获首届“全国(宁夏)穆斯林书画艺术展”二等奖;2010年5月,荣获宁夏“第四届全区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荣获水彩画组第一名;2011年6月,代表宁夏前往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赛”,取得较好名次;2013年10月,参加第四届全国回族书画展,作品入选并被组委会收藏……

如今,刚刚30岁的马超,已是宁夏书画艺术行业的佼佼者。有人说,马超是幸运的,可他的幸运却源自他的不幸。

刚出生9个月时,一次胃部手术彻底改变了马超的人生轨迹。因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导致他听力神经受损失聪,尚在襁褓中的马超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他成了一名残疾人。6岁起,父母带着马超四处学画。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宁夏艺术学校美术专业学习。在这里,马超得以系统学习美术专业知识。

2005年,马超再次深造,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宁夏分校学习国画。在3年的学习时间里,深得宁夏知名画家王系松、许家麟、张尔闻老师赞赏,特别是得到了时任宁夏书画院院长马建军老师的关爱,收为学生,亲自指导并关注着他的每一幅作品和每一次进步,使他的绘画水平逐年提高。一句“绘画方面的可雕之才”,是马建军老师对马超绘画才能的充分肯定。

2010年9月,马超代表宁夏前往上海参加世博会,来自美国华盛顿加劳德特大学的教授欣喜地收藏了马超的画作。世博会结束时,他的国画作品《》成为该馆的永久藏品。

工作被辞创业开店自食其力

“残疾人可以自强自立,要用不懈的努力创造美好未来。”马超说。

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如何与人沟通是个难题。大学毕业后,马超期望能在一家装修公司找到工作。然而,在一家公司实习3个月后,老板却说,因他的听力障碍无法与客户进行有效交流沟通,不能设计出令客户满意的方案,将他辞退了。

失去工作后,马超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他坚信,自己一定能闯出一条不一样的天。随后,在西夏区残联的帮扶下,以马超名字命名的美术工作室在西夏区残疾人创业园成立。一间80多平方米的小屋记录着马超的创业梦。除了创作字画,他还承接裱画等业务。此外,他还发现手绘电视墙和背景墙有着很大的商机,并开始承接此类业务,事业也越来越有起色。

传递正能量帮助更多残疾人

去年5月,在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大型慈善义卖晚会上,马超将自己的两幅国画作品拍卖,所拍卖资金全部用于救助自闭症儿童。不仅如此,多年来,他捐赠了100余幅书法作品,帮助了不少弱势群体。

还是去年5月,马超工作室与残联举办残疾人手绘墙画技能培训班,40多名身体不同程度残疾的残疾人慕名而来,向马超学习手绘墙技术。经过层层筛选,他最终选择了10名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马超以工作室的名义分别与18名“工人”签订了合作协议,一支由12名听力残障人士、2名肢残者、4名大学生组成的手绘墙团队成立了,他们与宁夏区内多家规模大小不同的装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承接各种手绘墙业务,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了就业与创业。学员周建英在马超的帮助下,依托残联,在贺兰县也开了一家工作室,自己手绘装修自己的小店,并把在手绘班上学到的手艺,做成石膏娃娃在店里售卖。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自立自强,怀揣梦想,不轻言弃,总会有用武之地。”马超说。

                                                                                                                                                                                摘自:中国青年网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