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保联治 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擦亮生态底色

07.11.2021  19:11

  今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周年。 三年来,长三角发展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一体化制度创新,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不断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共治共享 再现绿色水乡风貌

  深秋时节,天高水阔。去年建成的元荡桥,宛如一条随风飘动的彩缎飞跃在元荡湖面上,连接着沪苏两地。站在桥上向两岸望去,仿佛置身于一幅水乡画卷。顺着桥的两端向东西延伸,3万平方米的水生态修复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吴江汾湖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胡迎东说:“生态修复上倾向于使用自然的方式。我们在整个湿地半岛区,包括环元荡的水生涵养区,种植了好多的水杉。

  看碧波荡漾,赏水鸟起舞…… 如今元荡湖已经成为两岸居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点,但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曾经是杂草丛生的滨湖湿地,两岸拉网围湖,将原本宽广的湖面分割成一块块相对独立的水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综合部副部长向娟娟回忆:“为什么有围网?因为青浦不愿意吴江的水葫芦漂过来,吴江不愿意青浦的水面污染物漂过去,大家还是各自管各自的水面,但事实上水体是无法通过围网来真正地隔开的,所以还是要通过这样一种跨域水体的联保共治。

  在一体化发展战略指引下,上海青浦与江苏吴江共同启动了元荡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工程,共谋一个项目、共绘一张蓝图,两地对元荡湖及其周边支流进行围网拆除、水系连通和岸坡整治等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速推进,赋予了元荡湖全新的面貌。

  山水相依的三省一市,也逐渐建立起环境污染联保共治的常态化机制。大气治理上,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持续发挥作用;水环境提升方面,联合河长定期巡河,跨省流域补偿试验区在安徽浙江两省间建立运行;四地还共同成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探索以“一把尺”标准开展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与联合执法……在不破行政隶属的前提下,打破了行政边界,长三角真正奏响生态保护的“四手联弹”。

  “长三角一体化推出来以后,我们把我们的水质监测数据及时共享给了青浦跟嘉善,主要是一个是我们的出境水质断面,一个界标,还有一个是进入太浦河的一条支流的水质数据。我们通过一个数据的共享主要是做到提前预警、及时排查,也帮助各地尽快消除隐患。”吴江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宋雄英介绍。

  生态驱动 推动长三角绿色发展

  空气无边,流水无界。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年来各方共保联治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1-9月长三角4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0%,PM2.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相比较2018年,优良天气数比例上升15.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33%。在区域内594个水质国考断面中, III类以上断面占比达84.5%,劣V类断面基本消失。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长三角各地真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照进现实。

  在盐城东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内,红彤彤的番茄苗正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着无土栽培、水肥一体的优质待遇。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全部有机无公害,依托东台在长三角大中城市开设的300多个农产品直销窗口,能够及时送达居民手中。盐城东台市三仓镇副镇长常亮透露:“我们深化和百果园、上海高校后勤集团的合作,还和一些知名电商合作,积极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到2025年, PM2.5平均浓度总体达标,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网络基本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前进的目标已经锚定。一体化的长三角必将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探索出更多共建共治的生态路径,演绎出更加精彩纷呈的绿色故事。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查多 编辑/李时)

编辑:顾名筛
乘风破浪向未来 江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乘风破浪向未来    ——江苏推进长三江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