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融合,南通深耕创新试验田
新华报业网讯 2000多个亿元项目依次排开,10多个开发园区连绵成片,6大千亿级新兴产业群快速崛起,5个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巨轮穿梭……5月5日,行走南通近400公里江海岸线,全省对接“一带一路”会议的代表感慨不已!
五一期间,总投资6亿多元的洋口运河最后的坝埂被挖通。明年,500吨级货船将从长江直接运往洋口海港。
“靠江靠海靠上海”,国内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南通沿海开发必须江海联动特色发展。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正式通车,南通“有江无桥”成为历史;洋口、吕四、海门等海港通航,“有海无港”亦成过去……一个个通江达海关键交通节点的打通,迅速改变南通的发展格局,实现大港口、大通道、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等“五大联动”突破。
沿江整合岸线资源,沿海优化开发,南通将“筑巢引凤”与“腾笼换凤”有机结合,统筹布局江海新兴产业群。该市沿江深水岸线利用率已由60%提高到近100%,沿海主航道从无到有,5万吨至10万吨级巨轮进出方便。一批重大项目正向南通江海岸线加速集聚。列入省五年推进计划的71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193亿元,今年又有76个重大项目纳入省沿海开发2015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项目数、投资额和平均单体规模均居沿海三市首位。
江海联动开发,带动海工装备、新能源等一批千亿级新兴特色产业在南通加速崛起。到去年底,以沿江沿海前沿产业为引领,六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沿海前沿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32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多。
4月16日,洋口港建设集团9亿元企业债资金到账。这是南通沿海开发首笔发债资金,由此拉开该市沿海开发向债券资本市场融资的序幕。金融创新,只是南通沿海开发不断向改革“深水区”探路的缩影。
2013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南通“为全国陆海统筹发展和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几天后,南通出台《实施意见》,深耕创新试验田,对6个方面100项具体任务一一分解。南通市发改委主任蔡惠忠介绍,百项改革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其中,属重大政策突破的就有9条。
事实上,围绕陆海统筹创新改革,南通一直在先行先试:
创新区划管理体制,在省内率先系统推进沿海8个重点中心镇“区镇合一”管理新模式;盘活海域和土地资源,成立全国首家海域使用权市场交易中心,在全国率先实施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破解“融资难”,在全国首家出台《海上构(建)筑物抵押管理暂行办法》,海域价值评估的面积、种类与宗数、价值总额均居全国首位。
“这一系列创新改革,为陆海统筹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通过陆海统筹破解发展制约,南通成功把战略机遇期变成黄金发展期,以改革创新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3年前,通州湾还是一片荒滩,而今天,从港口开发、新城建设到产业发展,这里已成南通陆海统筹核心区的滨海园区,堪称产港城融合的典范。
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南通展宏图。“以港口为龙头、产业为核心、城市为依托,统筹打造产港城三位一体融合新载体,最终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目前,南通已建成6个国家级、9个省级开发区、14个跨国跨江合作园区,成为全国唯一拥有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各类产城一体化园区已占全市5.6%的面积,贡献全市六成公共预算收入,吸纳全市八成进出口总额和八成实际到账外资。
“对接‘一带一路’,南通更要走联动融合道路。”南通市市长张国华说,南通将把对外开放“海”的优势与对内开放“江”的优势有机结合,溯江而上,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东进出海,加强与东亚东盟合作交流,领跑“一带一路”。目前南通不仅与武汉建立汉通合作联盟,还与东盟签订我省首份与东盟深度合作协议。今年南通将全面完成省沿海开发六大行动方案,沿海前沿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未来5年力争达到2500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份额超过25%。本报记者陈明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