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常州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角色定位

03.08.2015  13:50

2004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布出台《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至今的11多年,常州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从拉开序幕起就启动了角色定位之路。一路走来的过程中,粮食监督检查人员坚持围绕粮食工作总体目标,秉承“为耕者谋利,替食者造福”的宗旨,坚守职责,履行使命,无论在粮食库存还是在收购现场,又无论是商场卖家,还是粮油加工单位都曾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辛苦工作,保证了全市粮食流通呈现出的收购秩序正常、粮油价格稳定、储存质量安全、流通秩序良好态势,找准了并当好了粮食质量安全守护者的角色。

一、持好盾,守住了地方粮食安全。 常州粮食人突出核粮权、核帐户、核性质、核数量的“四核”方式,定期开展粮油库存检查,全面落实保证地方“米袋子”安全放心的基础工作。

二、悬利剑,服务了农民增收。 每年的粮食收购检查,常州粮食人突出编织时间覆盖、检查项目覆盖、收购主体覆盖的监管网络,督促各类收购主体自觉履行“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全方位维护种粮农民合法权益,依法打击各类坑农现象。

三、把好槛,保证各类合法收购主体入市收购。 严格落实《条例》规定,自觉服从市政府创优服务环境需要,规范程序,提供指导,强化服务,对符合收购资格条件的主体亮“绿灯”,将不符合条件的收购主体阻在门外,促进市场收购秩序。

四、创品牌,引导科学放心消费主流。 坚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建设与监管同步的原则,形成“评定抽检、年度检查、中期复评”的市级放心粮油监管方式,确保所有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真正符合质量放心、计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贴心的要求。

五、凝合力,发挥质检机构技术优势。 以全面完成每年市食安办交办的食品评价抽样计划为载体,坚持查、验结合,适时开展对大型超市、便民超市、连锁经营店、批发市场、分装单位开展计量、质量专项检查,强化了全市成品粮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六、巧搭台,合力共管粮食安全。 搭联席会议、食安办平台,形成涉粮全过程监管合力;搭购销平台,畅放心粮油产品供需、粮食储备轮换需求主体间渠道,促进公平竞争;搭区域监管平台,共谋区域毗邻涉粮事项监管,共同维护粮食安全。

七、发连招,变被动监管为主动出击。 全面推行区域抽样查,粮食联席会议重点查和受理举报即时查机制,强化对重点环节的监管,杜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八、扬长鞭,三个基础要巩固。 全面适应日益强化的粮食监管、食品安全管理的需要,始终以发挥制度基础、人才基础、物质基础的作用,全面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科学的手段、更加严谨的作风,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继续履行好我市粮食质量安全“守护者”角色,为全市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