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良心老板”结缘世界500强 善行义举成金字招牌

19.01.2015  17:11

  中国江苏网1月19日讯 员工8岁的儿子因挨骂负气出走,老板毅然下令:全员停产一起找!这则发生在去年11月12日的爱心故事温暖了扬城,被全国媒体关注。时间过去了两个多月,如今这位“良心老板”不仅当选了十大“扬州好人”,候选“中国好人榜”,还收获了客户订单,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

  1 世界500强企业抛来“橄榄枝

  昨天上午10点,记者来到江都真武镇时,腾达缸泵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寿猛刚刚吃早饭。“连续忙活了两晚,每晚都是不眠之夜。”陈寿猛说,春节前并不是生产旺季,可最近工厂又新开了27个模具,正在调试准备用于近期生产,要为一家刚合作的世界500强美国企业供货,他必须与工人一道坚守岗位。

  此前,这家美国企业考察腾达公司已有两年时间。“先派人来江都考察工厂是否具备生产能力,然后还要对管理与生产团队进行考察与培训。”陈寿猛告诉记者,在达成初步意向后,美国企业会提供模具让自己工厂打样,三个月后再将样品送到公司组装为成品,并送至不同国家地区进行测试,达到世界500强企业的使用标准后才有机会获得生产订单,前前后后要两到三年时间。

  自陈寿猛“停工寻人”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这位乡镇老板一下子成了“名人”。前些天,这家美国企业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打来电话,告诉陈寿猛一个好消息,他的产品在测试期“零投诉”,希望能与这样有情有义的企业家合作。这个电话意味着,2015年腾达公司的销售额又多了600万元。

  2 善行义举赢得“金字招牌

  陈寿猛被客户点赞,凭着善行义举为企业赢得“金字招牌”,成为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除了这家美国企业外,另外三家世界500强企业也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

  要知道,当陈寿猛下令工厂停产帮助找人时,他比谁都清楚:耽搁一天,工人3万元的工资一分都不少。“工厂里外来打工人员占到四分之一,这些人在外漂泊不容易,自己的孩子找不到了,做父母的怎能不着急!”陈寿猛说了这么一句话,企业要做大,就要有友善的氛围,并不止一次告诉自己的员工“进了腾达门,就是一家人”。

  实际上,今年54岁的陈寿猛,年幼时家境贫寒,家里兄妹四人,没少受村民邻居的帮助,淳朴的民风也让他学会了感恩。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人民网官方微博发文讲述“停工寻人”故事时,有网友点赞称这位江都老板是“中国好老板”,认为只有心怀友善的人,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3“没有良知的企业不可能在商场驰骋

  “先有‘人品’,再有‘产品’,公司当初与腾达合作正是看中了这家企业老板的为人。”与陈寿猛合作了13年的台湾复盛集团驻上海分公司负责人方总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订单交到有信义的人手中,产品质量才有保障。当他通过媒体得知陈寿猛的善举后,第一时间组织课长以上干部开会学习,并将这一信息报送到台湾总部。总部的答复也很简单:“很高兴我们拥有这样一位可以信赖的伙伴。

  去年11月24日,市委书记谢正义高度赞赏陈寿猛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在当选十大“扬州好人”后,日前,他又被中国文明网评为“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候选人。面对采访,这位“良心老板”反复说“将心比心,这是我应该做的”。

  不过,陈寿猛告诉记者,他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良知的企业不会留住优秀员工,更不能在商业竞争中“驰骋飞扬”。 王学忠 陈奎 张玉峰

  市场“点赞”善举

  陈寿猛当初作出“停工寻人”的决定,应该出自一种本能,没有想到“善有善报”。可事实最终证明,陈寿猛不仅收到了来自道德层面的点赞,而且收到了来自市场的点赞。当初的本能之举,竟然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肯定,成为了发展的正能量。

  善举收获订单,看似“意外”,实则正常。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完成《国富论》这一自由市场的圣典之后,担心市场经济被扭曲,又写下了《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市场以逐利为天职,并不意味着讲市场就不讲道德。诚然,市场相信契约,但契约是靠人完成的。如果没有道德情操作支撑,信用无法建立,契约只是神话。

  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决定论和道德虚无主义都不足取。市场有其自身特性,合作伙伴的选择涉及质量、价格等各种因素。但人们总希望与善为邻,资本也希望找到一个有人格魅力的合作伙伴。在同等条件下,或者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一个人的人品,也就成了胜出的重要甚至决定性的筹码。在这一意义上,人品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陈寿猛的合作伙伴表示,“先有‘人品’,再有‘产品’”。未必所有人都认可这句话,但如果“人品”“产品”兼具,显然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人品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因此,如果说我们此前为陈寿猛点赞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要为那些以各种形式为陈寿猛点赞的人点赞。当“善有善报”成为大概率事件,道德就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毛建国

  背景链接

  百家媒体称赞“中国好老板

  2014年11月11日晚8时许,江都腾达缸泵机械有限公司一名安徽籍员工的8岁儿子因挨骂负气出走,家长寻找未果几近崩溃。第二天公司老板陈寿猛得知这一情况后毅然下令:全员停产一起找!不扣工人一分钱工资,并出资悬赏寻人。

  近300名员工带着500多份寻人启事沿街张贴、挨户搜寻,还通过微信、微博发布寻人信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失踪22个小时后孩子终于被找回!

  本报对这一感人事迹作报道后,受到了全国数百家主流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长达1分半钟的报道;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光明网、凤凰网等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和主流新闻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中央电视台官方微博、人民网官方微博先后发文讲述陈寿猛的感人故事;《金陵晚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平面媒体也进行了转载报道;武汉《长江日报》特地发表了《为停工停产寻人的“中国好老板”赞一个》的评论。

  “这则新闻让人感觉很温暖,更让人深受感动”、“从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道德力量”……“好老板”陈寿猛的事迹经各大媒体报道后,也在广大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网友在评论中称赞陈寿猛为“中国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