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缺少问候患“心病”   

14.12.2015  08:48

  

  虽说“心病还需心药医”,然而这“心病”却不只表现在心里和脸上。莫名原因的持续疼痛、低烧、呕吐,这是怎么啦?难道是中招“癌症”?NO!这是人体为引起关注而发起的反抗!在医学上称为躯体形式障碍。交汇点记者刘丹平通讯员刘敏钱钰玲

  奇怪:老太全身都是病,却找不到病因

  60多岁的王阿姨,一直以来身体很好,一个月前忽然出现左肩部持续性疼痛,逐渐延伸到左手臂、腰部及右腿,近日又觉得颈部及头部疼痛,还出现恶心、呕吐,到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反而病情加重,连站立都很困难,精神状态也远不如一个月前。

  前几天,王阿姨又出现低热及小便困难,但是始终找不到病因。王阿姨住进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在了解病史及就医经历后,王阿姨的主管医生神经内科任庆国博士对她进行了缜密细致的问诊查体,有针对性地安排了自身免疫指标、肿瘤指标、激素水平、颅脑和脊髓的影像学检查及肌电图检查等,但各项检查却未见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解疑:原来都是心病在“使坏

  原来,王阿姨是一名教师,工作压力较大,丈夫和女儿又都在外地工作,不能常陪伴左右,许多事情不能够及时排解疏泄,也得不到身边人的关注。心理精神科李英辉主治医师给王阿姨做了相关评估,原来一切的症结就是躯体形式障碍。王阿姨在加用了调整情绪药物并进行了适当的心理诱导疏通治疗后,全身多处疼痛不适感逐渐好转,自己能大小便了,体温也恢复正常了。

  温馨提醒:多问候一下家里的老人吧!

  李英辉主治医师指出,从门诊和住院患者来看,性格内向敏感的人更容易发生躯体形式障碍,他们多多少少都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又不善于情感表达和情绪释放。工作上的压力、独居的孤独、家庭的矛盾等是这一疾病的诱发因素。女性因为性格不及男性开朗,所以发病率要多于男性。

  医生介绍,躯体形式障碍的表现多样,以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思维迟缓、对工作没有热情、精力不足等为主要表现,此外,还有一些表现为头痛、头昏、肢体麻木等躯体化症状。因此,医生提醒,子女应经常问候父母,让父母感到关怀和温暖。若发现父母出现情绪低落、不明原因的病症,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其进行身体及心理的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编辑: 吴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