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忽悠老人的40种骗术被揭穿 最佳防骗指南是子女关爱

13.12.2014  00:12

  江苏警方盘点其中4类“最坏”骗术,提醒“内心空虚的老人最易被蛊惑

  新华报业网讯 网络诈骗、电信诈骗、街头诈骗、交友诈骗等,通过设置亲情、迷信、小便宜、“安全”等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使其陷入圈套。日前,全国老龄办、公安部联合发布《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通过40个图文并茂的案例揭穿了这些可恶的骗术。

  昨天,江苏警方结合发生在省内老年人身边的案件,点评最易让老年人上当的4种诈骗手法。有关人士提醒,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骗术,老年人防范意识差,如果子女和社会对他们关心不够,极可能给骗子可乘之机。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于英杰

  电话诈骗

  “警察”说她洗钱,差点骗走48万

  苏州的钟老太太平时独自居住,今年6月8日,老人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警方,说老人的银行账户涉及洗钱,需要接受警方调查,但可以通过把银行存款转到安全账户的方式,证明自身清白,但所有行动都要保密。

  听到这个消息,老人很是恐慌,一夜没睡着又不敢跟孩子说。第二天上午,“警方”电话再次打来。为了证明自身清白,老人中午只身去银行,准备把银行卡上资金共约48万元,转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到了银行网点,对方还“指导”老人,如果银行工作人员询问为什么汇钱,就说是帮孩子买房。

  万幸的是,因为老人常到这家银行领退休金,银行业务员对她比较熟悉,得知老人要汇出48万顿时警觉起来。业务员多番提醒,到下午近2点时,才让老人打消了念头。后经警方核实,这是一起电信诈骗。

  骗局分析:近年来,电信诈骗成了对市民财产危害最大的诈骗手法,很多中老年人上当。这类骗局常见的有银行卡涉嫌洗钱、所寄邮包贩毒、冒充亲友转账等由头,通过向老年人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询问老年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储存金额等,然后通过恫吓、诱骗等手段,一步步将老年人诱进圈套,最终实现骗钱目的。

  点评支招:遇到这类骗术,通常不要惊慌,最有效办法就是直接挂掉电话;实在拿不定主意,就给亲友打电话询问。当不法分子提到“转账”或“汇款”时,必定是骗局无疑,应挂掉电话立即报警。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