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病房创作歌曲为医者歌唱:热爱你 白衣天使!

31.03.2016  17:48

【龙虎网报道】(通讯员 刘敏    程守勤    张咪)“三病区脑血管病人多,病情复杂多变,老年病人多。……尊敬您,我们的医生,热爱你,我们的白衣天使!”3月31日上午8点多,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办公室里飘出阵阵歌声,真不敢相信,歌声出自85岁的杨为信爷爷。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围在他身边,认真听着他发自内心的感谢,而杨爷爷一边唱,一边用脚在打着节拍,手在比划着节奏。

图为杨爷爷为医护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中大医院 陈红明摄

这首歌是杨爷爷自己作词作曲,在病床上创作完成的,热爱音乐的杨爷爷将自己为医护人员谱写的歌,在出院前亲自唱给精心照顾他的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听。

8旬老人突然晕倒在路边 好心人发现及时送医

3月21日下午,杨爷爷独自遛弯的时候,突然一阵头晕,看眼前的东西都在旋转,两眼一黑,就倒在了地上。幸好好心人发现,看老人没力气,就给杨大爷吃了点糖,便逐渐清醒。并拨打120,急救车将他送到中大医院。

患者送到医院时,出现意识模糊,并且头部有跌伤。我们迅速进行相应检查和头部外伤处理,检查发现老人有糖尿病史、脑梗史等。在问诊时得知,当天午饭前,患者没有控制好胰岛素的量,多用了一些,导致出现低血糖。加上脑梗后左下肢乏力,才头晕摔倒。因此患者入院治疗时调整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并且对脑梗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治疗。”杨爷爷的管床医生神经内科袁月星医生介绍说。

目前,杨爷爷恢复良好,额头虽然缝了几针,但是已经拆线,脸颊跌伤的地方,也已经结痂了。3月31日,就可出院了。

医院内受到悉心照顾 他灵感大发自创歌曲歌颂医者

住院一周多的时间里,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张志珺主任医师、郭怡菁副主任医师、张正生副主任医师、袁月星医生及护士们,让杨爷爷时常被感动,这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我刚入院那天,头部有伤口,袁医生亲自推着我去外科包扎,并且全程陪同。每天都会来看我,询问我的病情,就跟亲人似的。病区的医护人员不仅对我好,对其他病人也好。看到医护人员全心全意对待患者的场景,便激发起我的创作灵感。”杨爷爷便谱曲填词,做了这首《歌唱您——我们的三病区》,歌颂医护人员“医德医术融为一体,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高尚情怀.杨爷爷还将“厚德  精业  敦行  至善”的中大医院院训融入到歌词中。“当我了解到中大医院的院训后,我觉得这些医生护士将此贯彻得很好,所以也将院训加到歌词中。

杨爷爷说,能以音乐创作的形式感谢这些辛勤奉献的医务人员,他感到十分高兴,这一首歌包含了太多东西,胜过了千言万语。

从小爱好音乐曾获得音乐大奖   军旅歌唱家曾唱过其作品

杨爷爷从小就热爱音乐,尤其上初中时,音乐老师对其的启蒙影响很大。只是那时候条件有限,杨爷爷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老人退休后,音乐的种子在心中愈加澎湃。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爷爷接受了专业的音乐培训,儿时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老人一生的经历对他的音乐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杨爷爷1949年参军,扛枪行军的经历,让他对军旅歌曲有更好诠释,入院后的第二天,老人就创作了歌曲《胜利进行曲——长征》;老伴离世后,对她“十年生死两茫茫”怀念,创作了《情忆》,此歌军旅歌唱家乔军曾演唱过……

杨爷爷对音乐执着的热情与较高的悟性,让他屡创佳作,爷爷到目前为止,共创作100多首,其中众多歌曲被著名期刊选登,如《生活的摇篮》被评为二等奖并入选《感动中国》歌曲集;新出版的“国家音乐类专业刊物”《中国乐坛》也选登了《祖国,我生长在你的怀抱》这支歌曲……他现在已成为较著名的音乐家。杨爷爷表示,只要自己脑子还转得动,就不会停止对于音乐的研究和创作。

年过八旬依旧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兴趣和乐观让老人保持“年轻态

杨爷爷虽然已过八旬,但仍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我之前得过脑梗,但是现在你看我这样,哪像脑梗过的人呢?我觉得这可能跟我平时乐观开朗有一定关系。”杨爷爷告诉记者。

郭怡菁副主任医师介绍,多动脑是锻炼脑部的一个重要方法,而音乐创作则是锻炼思维的很好模式。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明,音乐训练不仅可以使个体获得特殊的音乐技能及大量的音乐知识,加强并改善大脑神经系统的神经联结与信息沟通,使运动系统、听觉系统、边缘系统等多个脑区得以锻炼和发展。

郭怡菁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说,杨爷爷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老年应根据自己兴趣培养爱好,在丰富老年生活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大脑、愉悦心情、延缓衰老。

来源:龙虎网  编辑:于倩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