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万古一青峰——纪念周一峰同志诞辰100周年

26.01.2015  10:13

  群山万古一青峰

  ——纪念周一峰同志诞辰100周年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周一峰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杰出的领导人。他曾长期担任过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职务,在江苏这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他把一生奉献给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国难当头投笔从戎

  1915年1月28日,周一峰出生在上海一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原名周民风,祖籍广西鹿寨县,壮族人,是同盟会会员、国民政府少将参议周公谋长子。他的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时期,外辱内患,民不聊生。动荡的社会深深影响了他幼小的心灵,培育了他探求真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1935年夏,周一峰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他积极投身“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被炸成重伤。面对磨难,他没有退缩,追求革命的信念历久弥坚。

  1938年2月,周一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他受中共江苏省委派遣,奔赴江北敌后地区,投入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此时,日本侵略军已陆续侵占了南通、如皋等重要城镇,控制了交通线;国民党地方政府及其各类武装退避乡镇,各占一方,侵扰鱼肉百姓。为争取国民党部队和地方上的进步力量共同抗日,周一峰只身一人,奉命打入如皋县保安一旅。由于他处事机敏、勤奋干练,不久即被提任团政训室主任。周一峰利用自己的公开身份,广交朋友,关心士兵疾苦,秘密发展党员,扩大进步力量。1940年8月,新四军主力到达江北。他带领一批地下党员从国民党军队中撤出,编入新四军,兼任新四军驻马塘办事处主任。

  1940年冬,国民党顽固派掀起新的反共高潮。在曹甸一带,顽军主力要与新四军决战。为了策应曹甸战斗,陈毅命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三纵主力由苏中四分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掘港开赴海安待命。趁我军掘港兵力空虚,驻石港的国民党顽固派徐承德部企图夜袭掘港。千钧一发之际,周一峰获悉了敌人情报。他孤身一人从马塘星夜奔赴报告。陈毅、陶勇接获情报迅即部署,全歼徐承德部,为我军开辟“通如海启”抗日根据地打开了新局面。1941年1月,周一峰受命组建中共南通县委,担任县委书记。他与县长梁灵光一道,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建设民主政权,壮大党的力量。从1941年初到1942年短短一年时间,南通县基层党支部便由17个发展到97个,党员人数也由205人发展到1300多人。

  1943年至1944年间,是苏中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日伪军倾巢出动,采取梳篦拉网式战术,实行“清乡”,妄图围歼我苏中四分区抗日武装力量。新四军主力和党政机关大部都跳到“清乡”区外。周一峰作为南通县委书记兼警卫团政委,仅带一个连留在“清乡”区内坚持原地斗争。他领导开展反伪化和锄奸斗争;组织群众改造地形、突破封锁;争取上层人士和各界群众互助共济、团结对敌;粉碎敌人“武装编查”保甲阴谋。在他领导下,全县军民坚定了反“清乡”斗争信心,挫败了敌人多次轮番“清乡”。反“清乡”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当年,延安《解放日报》曾专题报道,称赞南通警卫团创造了我在“清乡”区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解放战争初期,周一峰曾调任华野主力七纵六十三团、五十九团政委,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1946年底,新四军主力北撤,通如海启地区沦为敌后。在极端险恶的形势下,他再次受命于危难之际,从主力部队回到地方,与洪泽、梁灵光等一起恢复组建华中九分区,重建分区主力和地方武装。1947年5月,为了配合华野主力的反攻,他率部挥师打掉了灵甸据点,全歼增援之敌。陈毅、粟裕对此高度评价,传令嘉奖。随后,九分区部队又乘胜发起了岔(河)石(港)和启东“六八”等战役,歼敌1.6万多人。这一时期,周一峰殚精竭虑、出生入死。他白天打仗,晚上转移。每到一地,部队刚住下,他就忙着分析敌情或是找当地干部群众了解情况,部署地方工作。在周一峰等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九分区胜利完成了坚持原地斗争,巩固扩大根据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