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首日看那些最美的送考老师 老师穿红裙旗袍送祝福

14.06.2015  09:14

龙虎网讯 玄武高中梅园校区的考点搭建凯旋门给考生加油,莲花实验学校和晓院附中的送考老师齐刷刷穿上红色衣裙,五十四中的女老师漂亮旗袍送考寓意“旗开得胜”……昨天,南京市中考拉开帷幕,全市128个考点1635个考场迎接4万多名初三考生。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幕幕温馨画面,考点细致入微的准备、送考老师别致的设计、师弟师妹真情祝福,让考生们卸下紧张情绪,带着爱与信心走进考场。

【考场内外很温馨】

老师把骨折考生 背上四楼

南大附中考点,早晨8点多,考务老师推着轮椅站在校门口等待一名特殊的考生。“考前不小心骨折了,考场在四楼,这两天考试期间我们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照顾他,背他到四楼。”南大附中考点老师告诉记者。骨折的考生准时到考场了,老师们微笑打招呼,接上轮椅,推到楼梯口,一名男老师将孩子背上,一直送到四楼考场坐下。“中途如果要上厕所,和监考老师说。

考生穿过“凯旋门” 自信上考场

玄武高中梅园校区的考点让人眼前一亮,红色的气球搭建了一个“凯旋门”,家长和考生一到考场就会心笑了,纷纷从“凯旋门”下过,讨个好彩头。“希望孩子们不紧张,轻松上阵,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梅园校区初三老师盛婷婷把准考证发给孩子们的时候,微笑着给他们加油,而孩子们则拉着老师在“凯旋门”前留影,记住这个特别的时刻。

五十四中一群初一的师弟师妹拉起“五四的奇迹在这里绽放”的横幅,特地赶到考点给初三考生加油,一位送考班主任穿上美丽的旗袍,挎着大红色包包,祝福考生“旗开得胜”,将最美丽的语言都“”在了身上。

初三班主任 穿得红艳艳一片

哇!老班们今天美翻啦!”莲花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一到考点就惊呆了,初三年级5位女班主任齐刷刷鲜艳的红色连衣裙,一字排开,为每个考生送上最美的笑容,给他们信心。“我们穿的是橙红色,象征‘必成功开门红’!”一位班主任告诉记者,她平时可没有这么花哨,今天也是突破自我为孩子们拼了。“孩子们喜欢,纷纷要和我们合影,紧张的情绪也没有,有利于他们发挥!

思品和历史考试资料 可装袋带入

■提醒

今天考试科目为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和历史,思想品德和历史学科开卷考试,所需资料可由考生自行装袋并写上姓名和考试号码后,在下午第一场英语考试进入考场时,放到资料袋摆放处集中保管。

作文《想想别人》容易上手 物化考了足球、PM2.5

语文:

题量缩减为18题

【考生反应】

作文挺好写的,我写了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事情。”昨天语文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孩子们表情比较轻松,50分的作文感觉比较容易上手。不过,有同学反映,阅读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诗和现代文的对比阅读。

阅读总量不到5000字

【名师点评】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三中文昌校区赵富良老师认为:南京市2015年语文中考卷沿用多年来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的结构,形制与往年基本相同。全卷阅读总量不到5000字,与去年基本相等,题量进一步缩减为18题(含作文),给学生更加充裕的时间深入阅读,冷静思考,沉着答题。

今年的语文试卷阅读板块考查了非连续文本阅读,写作板块增设了写作片段修改的考查。所选材料的内容均与初中课本、学生生活联系紧密。

作文题引导推己及“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天景山中学杨正奎老师分析了作文题:“想想别人”。题目对作文的主题引导积极、明确。什么是“想想别人”?学生看了这个题目很容易理解到,就是在关注自我的同时,还要关注“别人”,也就是引导语中的“他(它)”。作文题明确引导学生,这个世界不仅有“”,还有“别人”,我们不仅要关注自我,还要关注身边的人和物,要有推己及“”之心,这样的引导有其积极意义,学生容易把握,容易写作。

28个小题来自课本的插图22个

物理:

【考生反应】

不少题目用的就是课本上的素材,做起来还比较顺手。”物理科目不少学生觉得,看到试题后心就定了,前面的题目比较容易,计算题每个小问也彼此独立,也就是说可以分别拿分。

试题选材紧扣课本

【名师点评】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杨清华校长认为,全卷试题选材紧扣课本。28个小题中来自课本的插图就有22个,不少试题的素材就来源于课本上的练习或者“反思与评价”中的内容。比如:试卷第14题,就是由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练习改编而成,换一个角度考查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特点的认识。

踢足球考查力与运动关系

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李善保校长认为,今年物理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如第14题结合如何“看到烛焰”考查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第11题结合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考查了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

考了PM2.5、氯酸钾制备等热点

化学:

【考生反应】

考了不少社会热点问题,PM2.5、新能源开发,不少老师在复习的时候都有涉及。”一名考生告诉记者,试题和平时做的实验关系密切,比如有道题目是做Fe与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学生闻到了气味,产生了质疑,由此进行探究。

不少题目是教材知识重组

【名师点评】

南京市化学学科带头人、第十二中学怀龙法副校长认为,化学试卷坚持以课标为依据,强化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全面考查,例如:化学用语、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的分类等。试卷还对基本技能、学科方法进行了重点考查,再如“空气的组成” 、“灭火原理” 、“硬水和软水区分”、“金属防护”、“节水方法”等内容是教材知识的重组或再现。

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环境

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化学教研组组长陈懿认为,整卷以现实生活、科学技术、热点问题、实验、课本中的素材为背景,重视了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考查。命题素材源于教材,如“空气的成分”、“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节水”、“自制酸碱指示剂”等内容。 记者 刘颖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莉 摄

来源: 新华报业网   编辑:李袆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