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防卫指针扩大合作范围

29.04.2015  05:04

  美国和日本27日在纽约举行外长和防长“2+2”磋商,正式修改《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解除了对日本自卫队行动的地理限制,允许日本武装力量在全球扮演更具进攻性的角色。

  “无缝”合作

  美国国务卿克里、国防部长卡特和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27日在纽约举行外长、防长“2+2”磋商,敲定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新版指针决定把美军与日本自卫队合作扩大至全球规模,提出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的“无缝”合作。

  美日1997年制定《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此次修改涉及多个方面。共同社报道,新版指针首先体现安倍政府力争完成的新安保法制核心部分,列举了今后将在安保法制中定位为“存亡危机事态”、日本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的事例,包括拦截弹道导弹和美国舰船护卫等。

  就旧版指针有关设想朝鲜半岛发生突发事态的“周边事态”,新版指针重新定义为“对日本和平与安全带来重大影响的事态”。新版指针以“无法限定地区”为由,明确了自卫队活动将不再限于日本周边。

  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增加了“平时”和“日本有事”(遭遇武力攻击)两种事态。共同社解读,“日本有事”考虑到了中方海洋活动威慑力的加强,写入了岛屿防卫共同作战,并明确了美军“支援”分工。

  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明确,当美军遭遇第三国威胁时日本可以前往给予援助,也可以协助美军在中东执行扫雷任务。与此同时,指针还写入了太空及网络领域信息共享等内容。

  新同盟关系

  日本和美国政府发表共同文件称,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将促进旨在应对21世纪新产生课题的更为有效同盟关系”。

  美国国防部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美国欢迎并且支持日本内阁2014年7月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议案。

  美方声明称,美国2015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是,积极致力于重新平衡亚太区域力量,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将允许美日在提升导弹防御能力、空间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合作。

  27日晚,数百名日本民众在东京首相官邸前举行集会,抗议修改《美日防卫合作指针》。集会主办方指出,安倍政府此时修改《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意在通过日美间行政协议的签订来先发制人,使相关内容在国会审议通过前成为既定事实,反过来向国会审议安保法案施加压力。这是对主权在民的民主主义的破坏,坚决不能容许。

  抗议者指出,坚决不能把日本再次变回战争国家,这也会阻碍日本与中国及亚洲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

  安倍演讲遭抗议

  正在美国访问的安倍当天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演讲厅外,包括哈佛大学学生和韩裔美国人团体成员在内的抗议者手举标语,高喊口号,要求安倍停止否认历史事实,明确就日本军队二战暴行道歉。

  当天,安倍在演讲后的问答环节中声称,他曾表示将会继承日本官方在“慰安妇”问题上的表态,他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与往届日本首相并无不同,但他并未就“慰安妇”等日本二战罪行直接道歉。

  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遭到不少美国民众的抨击和质疑。哈佛大学学生埃里克·戈拉尔在安倍演讲后表示,安倍很明显在逃避听众提出的“慰安妇”问题,安倍的回答令他“相当失望”。

  我外交部:

  美日有责任确保

  不损害第三方利益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8日表示,美日双方有责任确保美日同盟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方利益,不损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日外长、防长“2+2”磋商27日在纽约举行,双方发表了修订的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其中声称将取消美日安保合作的“地理限制”。美日外长在记者会上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包括钓鱼岛在内所有日本施政范围,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洪磊说,美日同盟是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双边安排。在冷战早已结束的今天,这一同盟如何发展值得各方关注。

  “我们一贯认为,美日双方有责任确保美日同盟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方利益,不损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他说。

  洪磊表示,至于钓鱼岛问题,中方的立场是明确、一贯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无论任何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法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事实,中国政府和人民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新闻分析

  安倍政府为何急于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期间,日美政府27日在纽约联合发布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允许日本武装力量在全球扮演更具进攻性的角色,将日美军事同盟的覆盖面从日本周边为主辐射到了全球。

  这是日美自1997年以来再次修订防卫合作指针。日本媒体透露,不同于上一次,此次修订主要由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并主导修订内容。日本政府急于制定新指针,是安倍解除自卫队海外派兵制约、重塑日本军事和安保体制的重要一环,也是安倍有意打着日美同盟旗号、参与和干预国际地缘政治游戏,实现大国主义野心的工具。

  与旧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比,新版指针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是放宽了日本行使武力的条件。旧版只允许日本在遭到直接攻击时行使“个别自卫权”;新版则允许日本在本身没有遭到攻击时,也可视情况行使集体自卫权。

  二是去除了日美军事合作的地理限制,旧版将日本自卫队对美军的支援限制在远东的朝鲜半岛等日本周边;新版不再提“周边”,将日本对美军的支援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地球。

  三是日美军事一体化的加深和加快。新版提出日美将实现从平时状态、到“灰色”状态、战时状态的无缝应对,新设日美部队协调机制,新增在太空和网络等领域的军事合作。

  新指针实际上是安倍上台后一系列重大安保政策转换的指向和归结点。

  安倍政府2014年7月通过内阁决议,以修改宪法解释的手段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日本自卫队海外派兵解除宪法束缚。此后,安倍政权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安保法体制转换,并计划在今年5月向国会提出《武力攻击事态法修订案》《国际和平支援法》《重要影响事态安全确保法》等11个被反对党统称为“战争立法”的安保相关法案。

  这些法案一旦经国会审议通过,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就具备了实际可操作性。安倍政府也就完成了内阁决议解禁集体自卫权、立法修法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借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伺机出兵海外的安保政策转换三部曲。

  安倍政府急于修改新指针的另一因素是嗅到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带来的“机遇”。美国在“亚太再平衡”战略渗透出来的冷战思维,让渴望以炮舰为实力参与国际地缘政治游戏的安倍政权如获至宝。而美国为了一时利益需要的短视政策,也使得他们虽然对安倍背后“大国主义”野心心知肚明,却纵容安倍及其身边右翼势力突破一道道战后国际秩序的红线。

  不过,安倍政府急于解除海外派兵制约的手法和目的受到日本国内广泛质疑。《东京新闻》指出,新指针使得日本战后奉行的专守防卫国策名存实亡,自卫队应美国需要出现在热点地域反而助长地区紧张。《朝日新闻》发表社论说,新指针标志着战后日本和平发展方向的大转折,危殆日本的国家形象。《每日新闻》从依法治国角度指出,新指针公布时,日本国内的相关立法修法尚未完成,安倍政权的新安保政策完全无视民意。

  不过,曾参与1997年防卫合作指针修订的日本前内阁官房副长官助理柳泽协二指出,这次修订不仅超出了日美安保条约的框架,对日美角色分工的偏重也很不平衡。新指针中,美军在日美安保体系中的作用基本没有变化,但日本自卫队在日美防卫体系中的角色发生了质变。他认为,日本在日美同盟中的角色转换不仅无益于日本安全,反而增加日本卷入不必要冲突的可能性,危及日本的安全。(综合新华社报道)

  原标题:美日防卫指针扩大合作范围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