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从美丽蒋山看高淳百姓的幸福生活

25.09.2015  12:19

(新华日报:2015-09-25)

 

         近年来,高淳区按照  “民富、村美、风气好”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开展区文明示范户评创活动,紧紧围绕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目标,将示范村、示范文明户创建活动作为推动农村发展、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手段,让更多家庭成为“婚育行为、民主议事、生活方式、发家致富、养老观念”五文明的新家庭,促进幸福家庭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蒋山村就是高淳区精心打造的一个示范区。与安徽宣城市狸桥镇接壤的蒋山村,是南京的南大门,村周围峰峦翠叠,景色美丽,物产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夜出斗银”说法。“干净、安静、美丽”,这是蒋山行政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入村第一户门前是块水泥地,看不见鸡鸭欢腾的痕迹,一边的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几盆鲜花。路的两旁种着枣树,郁郁葱葱,隔条路便是菜园,菜园里有一个小水塘,一群鸭子欢快地游着。

 

         “5年前,蒋山行政村是个贫困村,村上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干群关系紧张,村民致富心情迫切。”  蒋山村党支部书记何腊保介绍说,自从高淳区文明示范户评创活动以来,村里紧紧围绕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目标,将示范村、示范文明户创建活动作为推动农村发展、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实现农业转型发展,带动产业增收、村民致富。先后流转土地2000多亩,大力发展高效实施农业,芦笋和草莓大棚、千亩经济林果、水产品养殖、农家乐、网上销售平台等等,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去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87万元,蒋山村从原来的经济薄弱村跻身于南京市百强村行列。

 

         家庭和谐邻里和睦,人口素质提升彰显了“幸福蒋山”的正能量。走进蒋山的乡村社区,其人口文化建设鲜明反映国情、民情和社情的发展变化,反映卫生计生工作科学发展、惠家利民的理念。在蒋山党建长廊,可以看到,该村抓党建促发展,强服务惠民生,以文化化人;几十米长文化墙上刻画着“孔融让梨”“程门立雪”“曾子避席”等传统道德经典故事,图文并茂,惟妙惟肖。支部书记何腊保说,今年以来蒋山村利用修缮一新的何氏宗祠,把“忠、孝、廉、节”的家风、民风教育与幸福家庭建设紧密结合,旨在让传统美德融入家庭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村里借助幸福家庭建设之力,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工作队”、“党员义工站”,使孤寡老人得到照料,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困难群众得到帮扶,村庄环境得到保护。

 

         “水是家乡甜,月是故乡亮。游子在外梦中甜,  最亲最爱是家乡”。现在的蒋山村党风正、民风顺,讲奉献、善感恩,干群关系密切,发展信心满满,越来越多游子回家乡共谋发展。何腊保坚信,文化比风景有更强大的吸引力,能吸引更多游客游子。很多村民也相信“文化能当饭吃”,他们正在悄悄积蓄力量,为蒋山村的和谐幸福蓄势待发,让幸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蒋山村是高淳区开展幸福家庭建设活动的一个缩影。据高淳区人口计生委局局长陈亭介绍,近年来高淳区一直把幸福家庭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对计生家庭的真心关怀和优化服务上。全区每年为群众免费开展8次亲子活动,为辖区内0~3岁婴幼儿提供公益性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为农村60岁以上的独生子女父母落实新农合个人参合费;制定并出台针对人口计生家庭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制度。2015年,全区有6000对夫妇参加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截至目前,高淳区共落实奖扶特扶资金838万元;城镇退休职工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资金855.72万元。先后开展“和谐人口”摄影大赛、百家文明示范户创建、人口计生征文比赛、“幸福大舞台”计生专场、“幸福家庭杯”书法漫画大赛等一系列“幸福家庭”主题活动,有效促进人口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