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一孕妇突发羊水栓塞 69个血袋见证生死抢救

19.08.2015  09:58

  17日晚6时,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一名产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羊水栓塞。医护人员历经6小时抢救,先后输血近万毫升,终于将产妇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36岁的于女士17日下午5点25分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顺产一名男婴,就在医务人员即将进行切口缝合时,突发大出血!“可能是罕见的羊水栓塞!快送手术室,抢救!”转移到手术床,产妇已意识模糊,血压低至70-30毫米汞柱,处于休克状态。很快血液样本中检出含有羊水成分,确诊为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发病率为2万分之一至8万分之一,但它的致死率却达80%以上,重度的可在5分钟内致死,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警报响起,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旋即展开!医院迅速组成抢救小组,产科主任李晓琼、围产保健部副主任钮慧远、戚美华副主任医师、产科ICU主任徐金霞、麻醉科副主任薛涛等20余位医护人员全部参与到这场抢救之中,现场不断调整抢救方案,拟定最有效的抢救措施。

  深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补液,在产妇手、脚等位置开通5路静脉通道,加压输血;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抗休克、解痉、抗过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李晓琼回忆说,“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凶险,产妇子宫收缩无力,宫腔有积血,必须尽快阻止羊水持续进入血液。而子宫全切除,是挽救病人最好的方法。

  病情越危重,麻醉风险越大,产妇已达到麻醉分级的第四级,也就是最高级。手术时,医生为她进行了全身麻醉,注入凝血酶原等药物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由于产妇出血量非常大,术中、术后先后输血达9000余毫升——整整69袋血,相当于为她全身换了2次血。产科医生孙瑜回忆,当时全院只有3个单位的血液库存量,在6个小时的抢救中他们时刻与市中心血站保持着联系,保证了血液的供应。

  经过多科室专家6个小时的救治,于女士血压终于回到正常水平,生命体征渐趋平稳。而此时,已经凌晨。“感谢医生救了我女儿!”在采访过程中,于女士的母亲双手作揖,多次掩面而泣。创造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医学奇迹,在奋战6个小时后,医生护士才泡了碗方便面犒劳一下自己。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