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羊年新风:公款吃喝难觅踪迹 文化大餐受捧

23.02.2015  10:08

  羊年春节,全省各地到处喜气洋洋。连日来,记者走进大江南北的城市乡村,就如同走进一幅幅幸福祥和的年味画卷,到处都可以看到移风易俗的新风景,感受其背后的新变化。

  新现象:清新政风吹遍江苏大地

  记者卞小燕盐城报道 大年初一上午,大丰市西团镇新中村李福瑾老人和往年一样,安详地坐在门口,等外孙刘安群来拜年。安群的舅舅说:“爸,你回屋看看电视吧。”李福瑾并不着急:“群伢子这个点该到了。”果然,10点钟左右,刘安群一家三口拎着大包小包给外公拜年来了。而隔壁管其明老人则一改往年的习惯,大年初一再也不到门前张望他在纪委工作的外孙了。

  原来,今年春节在政府担任副镇长的刘安群,没有了那些迎来送往的事,终于能在第一时间给最疼爱他的外公拜年了。而管其明老人的外孙是在纪委工作,今年大丰市纪委成立14个督查组,对春节期间各单位执行作风建设规定情况进行全程督查。外孙忙,管其明也十分理解。

  记者赵晓勇泰州报道 大年初一,姜堰区农委信息中心主任王学明闲不下来,“我得趁着在外能人回家的机会,给他们拜年,讨教发展高效农业的路子。”听说白米镇一位老板有意流转1000亩土地发展生态农业,他激动得一拍大腿,马上取得了联系。3天就达成了初步意向,相关投资协议和土地流转手续约定在3月初办理。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黄桥老区泰兴市分界镇赵庄村,往年大年初二,村支书赵登平总是带上家人去给亲戚拜年,今年他却跟妻子打了招呼:“改日再去吧,先前已经联系了好几位在外能人,向他们请教请教村里经济咋发展。”他和3位村干部一起来到了在外能人赵红林家。这个春节,没有通知、没有规定,与王学明、赵登平一样,泰州很多党员干部纷纷带着“任务”去拜年。

  记者程长春连云港报道 “这几天查下来,今年春节期间还没有发现违反中央8项规定的案例。”大年初四,连云港市、县两级都有纪委工作人员仍在一线执勤,进行明察暗访。连云港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绳艳告诉记者,由市纪委和各单位抽人分4个组,从节日前后进入市区云台宾馆、江山大酒店等高中档饭店现场检查,没有发现一例公款吃喝,连疑似的情况也没有。查到几个疑似公车私用案例,主要是牌号号头比较小,但跟公安部门汽车登记资料比对后表明,这几辆车都不属于机关单位。

  记者马薇无锡报道 春节期间无锡市委督查组的“雷达”从机关大院进一步向社会民生领域覆盖。逢年过节,是否有老师收受家长礼品?医院“红包”有没有死灰复燃?环卫、公安等特殊职业人群的节日保障是否到位?都是督查组扫描的范围。今年春节期间,督查组除了联合商务、地税等部门进一步整治穿上“隐身衣”的机关“四风”问题外,还对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开展专项督查。

  新理念:农村婚宴响应“节俭家风

  记者王岩徐州报道 今年春节,沛县杨屯镇孔庄村村民郑作义一家喜上加喜:在新春到来之际,儿子郑善明把漂亮的媳妇儿娶回了家。要是在以前,碰上这样的喜事,按当地话说,郑家人要置个“大场”了。可是这次,郑作义响应县里弘扬的节俭家风,没有大操大办。

  郑作义给记者算了笔账,喜宴用的烟和酒,过去至少要用30元和100元以上的,现在分别用10多元和30多元的,大家也觉得很好。再说“流水席”,以前一摆就要四五十桌,每桌菜都要20多道,根本吃不完。“一味追求大场面,觉得有面子,其实是不小的经济负担。”郑作义告诉记者,过去办喜宴没有四五万元根本办不下来,现在提倡新风气,他压缩了规模,把菜做精,照样热热闹闹,还省下了1万多元,也没有村民抱怨他们家“抠门”。

  “置办年货讲排场、摆阔气;摆酒席相互攀比,铺张浪费,这些农村的陋习,现在都要改改了。”徐州孔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存胜说,提倡节俭家风,就是要把勤俭持家、和睦邻里等优良美德弘扬开来,推进移风易俗,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钱省下来,村民间紧密的关系没有变,大家把省下来的钱用在生产和改善生活上,这才是最大的‘面子’。

  记者徐明泽宿迁报道 大年初四上午不到8点半,泗洪县瑶沟乡农技中心主任付国民就来到胡三村村头的大棚里“巡诊”,这已经是他连续第3天主动来到村民们的蔬菜大棚手把手传授菜农们管理技术了。“以往逢年过节,请吃请喝,推也不是,不推也不是。今年风气正了,轻松多了!

  和付国民一样,泗洪很多市民也都有切身感受,今年这个春节长假风清气正。在瑶沟乡121线附近的一家饭店,刚送走包厢客人的服务员小李很感叹。“用公款请客几乎看不到了。就餐的人要么是一家老小,要么就是亲朋好友。”小李说,“我感觉最明显的变化,接待餐桌数比以往同比还略有上升,但是营业额却下降了不少。主要原因是饭店里的高档烟酒无人问津,珍稀的菜肴也几乎没有人点。

  新选择:文化大餐成了市民最爱

  记者潘朝晖苏州报道 走亲访友拜年,是过年的老传统,而在古城苏州,许多人却选择走进图书馆、博物馆、书店、戏院,读一本好书,听一场评弹,看一场老戏,赏一次花展,利用假期体会苏州羊年春节的文化味道。

  在苏州博物馆,春节几乎每天都有五六千人入场看展。初三上午,来自上海的刘勤和带着儿子排了20分钟,终于走进了苏博。“这次来主要是看唐寅画展的,听说汇集了国内外十几家博物馆的精品,今天到苏州走亲戚,特意带儿子过来看看。

  除了看书看展,苏州节日里的文化美餐还有不少,比如苏州高新区的苏台灯会、吴中区三羊开泰祈福活动、水乡周庄的年味生活、张家港的河阳山歌会和常熟尚湖的迎春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很好的当地风俗特色,更让忙碌一年的人们能够静下心来,亲身感受苏州丰富多彩和各具特色的年俗文化的魅力。

  记者李刚徐州报道 “不是忘了,只是淡了。”当居住在城市中的邻里关系越来越淡漠的时候,徐州市泉山区“我们的节日——温情拜年·福满泉山”主题活动在网上网下开启了敲开陌生的门,对平日不常谋面邻居致一声“新年快乐”的活动。

  春节期间,教授如何拜年的课堂就在王陵街道光明社区展开。“大家请听好,男同志拜年是双手抱拳,女同志拜年是双腿微屈,微微俯首,两手互握在腰侧。做动作的同时,嘴里要喊着‘新年好!’”社区书记班开玲引导大家做拜年的动作瞬间把气氛调动起来。

  学会了传统的拜年形式,大年初二,夹河中街3号楼303室的王敏就早起给403室的孙叔拜年。“我们和孙叔近50年的老邻居了,彼此比较熟,但是春节从没有想过登门拜年。”王敏说,“在咱老百姓的感觉里,登门拜年更正式,更有爱。

  持续至元宵节,和平街道黄河老年骑游队的成员们,选择公交车站台作为给陌生人拜年的地点。“艺君花园小区前的公交站台有608、38、13、82路等多条线路的公交车停靠,上下乘客比较多。我们想让经过这里的市民也感受到‘你好,新年快乐’的温暖。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