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带"羊"地名至少31处 "羊皮巷"有名"羊角尖"有趣

03.01.2015  11:48

  新华报业网讯 步入2015年,紧接着农历羊年也不远了。根据中国人的习俗,喜欢在羊年用“”字讨个吉祥。而南京地名中也潜伏着不少“”。南京市区划地名协会常务理事薛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初步统计,南京至少有31条“羊地名”,其中最著名的是“羊皮巷”,最古老的是“羊市桥”,最有趣的是“羊角尖”。

   羊角尖”不是用来钻的,羊皮巷曾是摊贩集中地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早在古代,南京人就很偏爱带羊字的地名。

  先看羊角,南京地名中不仅有“羊角山”,还有“羊角尖”这样有趣的地名。难道有人钻破“牛角尖”,还要钻“羊角尖”?现代快报查阅《南京地名大全》发现,羊角山位于六合区程桥街道。因为这里有两座小丘,看上去像羊角而得名。而羊角尖则是一个自然村,在浦口区顶山街道,也是因为周围地形如同羊角而命名。

  再来看羊皮,“羊皮巷”是南京人最为熟悉的一个地名,就在新街口南边,东起洪武路,西到中山南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明代南京城图》、清《同治上江两县志》中都记载了这个巷名。相传,古代这里是羊皮商店、摊贩集中地,而被人叫做“羊皮巷”。

  而因为养羊出了名的地方更多,羊山、羊山头、羊岗等地名,都是因为古时这里有牧羊场而得名。历史最悠久的,要属“羊市桥”。薛光说,该桥因曾为羊市所在地而得桥名。早在东吴时,就已被称为大市桥,是南京闻名的商业贸易中心。南唐时羊市桥被称为西虹桥,直到明代,官衙指定这里为羊的买卖集市,才正式定名羊市桥。

   白羊、石羊、羚羊,地名中“”的品种不少

  看完了以“”身上部位命名的地名,南京地名中其实还藏了不少种“”,除了白羊,还有石羊、羚羊等各种羊。

  白羊山、白羊墩、白羊村、白羊路……白羊,应该是南京“羊地名”中的大宗了。白羊墩在高淳区固城镇。清朝,有位姓白的人住在这儿,门前有大土墩,叫做白垟墩,后来“”谐音为“”。而白羊山位于六合区竹镇。相传,明朝初年,朱元璋与军师刘基路过此处,刘基对朱元璋说:此山虽小,但有白羊一对,乃宝山也。所以后来人就叫这座山“白羊山”。白羊村、白羊路,也就因靠着“白羊山”而得名。

  同样命名起源于明朝的,还有石羊路。这条路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因为路边明墓的两只石羊而命名。羚羊谷街区是江宁一个居民区,是资历最小的一头“”。为了体现社区生机勃勃的气息,2007年该区选择了“羚羊”命名。

  而地名中最“”的一头羊,是“鸣羊街”。位于中华门门西,集庆路与仙鹤街交会处南侧。这条路原名“鸣阳街”,相传凤凰曾在此朝阳而鸣,且有百鸟朝凤之仪,所以得名。后来衍化为“鸣羊街”。薛光介绍,清代就有这个巷名。鸣羊街上还有清代晚期南京城最著名的私家宅园——胡家花园。

   南京人还喜欢“”“”地名

  不仅是“羊地名”,在南京地名中十二生肖都可以找到。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其中“”“”最受欢迎。在南京地名公共查询系统上,“”地名至少有423个,“”地名至少有321个。

  龙蟠中路、龙王庙、转龙巷……这些都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地名。现代快报记者浏览发现,这些地名的得来,多与古代皇帝有关。比如,转龙巷和回龙街,相传都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坐车视察,到此处,不能通行,只能转头绕道而行,得名。龙蟠里,相传也是三国时诸葛亮称赞,此处“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乃帝王之宅”。清同治《上江志》就记载有“龙蟠里”的名字,沿用至今。而老百姓也乐于沾点“龙气”,所以含“”的地名,尤其多,沿用时间特别长。

  十二生肖中,“”和“”的地名则相对少。老鼠只有“老鼠岗”和“老鼠墩遗址”两个地名。老鼠岗在江宁区湖熟街道,因形似老鼠而得名。但居民嫌弃名字不雅致,1953年就将“”改为“”。而含“”地名只有1个,在江宁区江宁街道,也是因岗形似兔耳,人称兔耳岗。

   南京部分带羊字的地名

  羊岗、羊角尖、羊山头、羊山北路、羊山北街、羊山南街、羊角山路、羊皮巷、羊市桥、羊山、羊山湖、羊子山、羊山村、羊角山、羊角山古文化遗址、羊山湖花园、羊山公园、鸣羊街、鸣羊里、白羊路、石羊路、白羊山等。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