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三伏贴敷出一身水泡 怎么贴其实很讲究

15.07.2015  13:02

  中国江苏网7月15日讯 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三伏天已经来了。传统医学提倡的“冬病夏治”正逢其时,很多市民都到医院找中医做敷贴。但近年来随着“三伏贴”的火热,原本应该由医生调制并贴敷的“三伏贴”,如今竟可通过网购自己买、自己贴了,不少人也觉得这样的选择很省事儿。但专家认为,“三伏贴”并不是你想贴就能贴的,网购“三伏贴”不仅成分难以确定,而且自行贴敷穴位很难把握。

   网购三伏贴敷出一身水泡

  刚刚在网上购买了“三伏贴”的朱女士告诉记者,一到秋冬季节,她的父亲就咳嗽得很厉害。后来听人介绍有这么一个“冬病夏治”的方法,就想试一试。去年夏天,她特意陪父亲到市中医院敷贴,坚持了一个夏天,感觉还挺有效的,今年还想继续。但前段时间父亲不慎跌了一跤,腿脚不方便走路。后来听说网上也有“三伏帖”卖,她就想,在网上买可以省去到医院排队的麻烦,而且价格也比医院便宜。在淘宝上浏览一遍后,她就选择了一家销量和信誉度较高的商家,网购了3盒。

  “三伏贴”寄到家后,朱女士按照说明书给父亲敷上了。没想到2天后,她父亲的背部突然长出了米粒大小的一层小水泡,奇痒难忍。朱女士马上联系网店卖家,对方回称是她父亲体内湿气太重,并不是产品本身有问题。

  “懒得去医院挤,在网上买的话可以省去医院排队的麻烦。”家住前宋巷的季女士是过敏性体质,嫌排队麻烦的她今年也尝试上网买“三伏贴”,她让丈夫对照着商家提供的穴位图为她贴敷,可是丈夫琢磨不清楚穴位,就是不敢贴。

   三伏贴”不宜自购自贴

  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三伏贴”搜索,结果显示有近5000件宝贝,样式、价格不一,便宜的仅几元、贵的上百元,真是让人挑花了眼。点进一家销量较大的店铺,显示已有1139人收货。再看具体的介绍,一盒15贴装的“三伏贴”原价86元,现在年中特惠只需26元,而且还赠送一张“高清穴位说明图”。除了“百年传承”、“天然亲肤”的口号,还特别晒出了无激素检测报告及许多政府部门购买的快递单,以此来证明产品的品质。

  这些产品有的是已经调配好、封装在胶布内的制成品,有些则是简单的袋装药粉,需要患者自行用姜汁等调配。而产品中的药物成分、产品用量,不少商家并没有详细介绍。对于这些在网店上销售的“三伏贴”,市中医院医生刘斐在接受采访表示很担忧:“可能很多人以为所有三伏贴膏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伏贴膏配方虽然大同小异,但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及不同病情,对配方进行辩证微调。”刘斐介绍,他们医院的“三伏贴”都是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体质进行调配的,而且是当天配当天贴,这样才能保证药性。而网购的产品则是提前加工好的,具体配了多长时间不得而知,如果时间太长就会影响疗效。

  “且不说网购‘三伏贴’质量难以保证,在具体操作上也没那么简单。”刘斐介绍,不同疾病“三伏贴”需要贴在不同穴位,每个人的高矮胖瘦不同,穴位所在地方也就不同,不是对着一张穴位图就可以找准的。而且根据每位患者病情的不同,所取穴位也有一定区别。对于毫无医学知识的普通人来,取穴的偏差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治疗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建议市民最好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贴“三伏贴”。

   三伏贴”并非适合所有人

  “‘三伏贴’疗法源自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在一年中天地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激活人体内的阳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刘斐表示,“三伏贴”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扁桃体炎、鼻炎及成人咳喘、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三伏贴”不能包治百病,也不是人人适合。“两岁以下的小孩、孕妇以及正在发烧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对于火旺者和热性疾病而言也不适合,贴敷相当于火上浇油。而皮肤有创伤、感染、皮肤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禁忌敷贴。此外,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恶性肿瘤、急性咽喉炎等患者应慎用该疗法……

   三伏贴”要贴三年

  “‘冬病夏治’对很多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有些患者一见有了疗效或是没见到有效果,就马上停止治疗,这并不科学。”刘斐表示,“冬病夏治”是一个连续治疗的过程,一般3年为一个疗程,药效作用于经络,调解气血,不会伤害人的脾胃,患者在明显感受到疗效显著后应继续巩固治疗,千万不要期望一贴下去就能取得显著效果。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错过三伏中某一伏治疗的患者,可以在下一伏的头一天开始继续贴敷,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三伏贴一般需连续贴3年,也就是3个疗程,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贴“三伏贴”后,敷贴的时间最好是遵照医嘱,切不可有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的想法。”

  贴了“三伏贴”后首先要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最好忌用辛辣、寒凉的食物(如海鲜、辣椒、大蒜、牛羊肉、新鲜荔枝、凉菜、冷饮等)1-2个星期,以免减弱药效。其次,要注意保护和清洁皮肤,特别是贴敷穴位的皮肤。贴敷前一天,要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个澡,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外出前做好防蚊准备,防止因蚊虫叮咬引起皮肤红肿或感染。贴敷时最好穿宽松透气、舒适吸汗的纯棉衣物,不要穿紧身的化纤衣物。贴药期间当晚不宜洗澡,不要贪凉饮冷,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此外,还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

  (蔡佳文/摄)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