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约车本月再掀价格战

14.03.2016  08:05

  市民担心优惠能否持续

  “不拼车2元起,拼车9.9元”、“顺风车免费”……在去年掀起全民搭车赚补贴行动后,沉寂了近一年的“搭车”行业又出新动作。从本月开始,滴滴出行和中国优步几乎同时宣布最新的搭车补贴方案,又一轮的补贴肉搏开始。但面对自去年补贴顶峰后骤然提高的搭车成本,不少参与此次搭车补贴的市民在满心欢喜赚补贴的同时也不禁忧虑,两大公司如此烧钱的贴本生意能否长期持续,如果一直有最终这个成本究竟会由谁来买单?

  坐宝马主城到江宁10元搞定

  “不要烦了,从新街口到江宁我大包小包血拼的东东,9块9全搞定。最关键还是宝马,宝马,宝马哎!”家住江宁的张女士是优步、滴滴的忠实用户,用她的话说所有的优惠补贴从未漏过,自己的日常出行也占尽便宜。前两天女神节,在新街口完成一天的吃喝乐购,拎着大包小包的张女士还没出商场大门,就发出了拼车信息。不到5分钟,一辆停在路边的白色宝马就成了张女士的座驾。舒适的座椅、悠扬的音乐,一路杀回江宁,所有费用支出只有9块9,这也难怪张女士这两天在朋友圈里炫耀自己的战果。

  其实不光张女士,相信经常使用滴滴和优步出门的市民这两天出行都既便利又省钱。因为最早从3月4日开始,滴滴出行旗下快车业务就推出“闪惠行动”,包括南京在内的全国一二线到三四线的上百个城市全部囊括,南京用户每单接单后立减7元。不仅如此,由于优步从3月7日提出,用户在拼车模式下,从奥体到南京火车站,以及主城包括江宁区域内,全部9.9元封顶。如此大的优惠补贴力度让滴滴也不得不再度迎战。滴滴的应对方式相对错位,更注重出行代步,新街口范围内免费,比如新街口到水游城拼车不要钱,同时声称:“不敢免费的优惠,都是耍流氓。

  “我们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市场能平稳下来,但对手的举措反倒是像在抢市场份额,又一次降价贴身肉搏我们只能被动应对。”滴滴快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大家经常搞这样的活动,对于整个出行行业市场也不是一件好事情。由于在去年的大比例双向补贴不仅对现有的搭车市场造成冲击,后来补贴减弱并改为单向后又引起了出租车行业的不满,最终引来行业管理部门的约谈。所以对于此次的优惠补贴,优步和滴滴都不想太过头。但也许是类似的力度告别广大市民太久,所以活动一经推出,依然引起广大出行市民的热情回应。

  去年查处非法营运车辆占八成

  无论是最先出现的滴滴搭车还是随后衍生出的滴滴专车、快车、顺风车、拼车,从现有的法律层面而言几乎都是在打擦边球。因此,当网络约车这种新的业态一经出现,就面对着一边是借该平台赚外快的驾驶人员追捧,一边是出租车司机、行业企业、主管部门、法律界人士的质疑。在此前对这类网络约车的监管问题,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曾表示,出租车行业原本已有个市场,而且这个市场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新的市场主体诞生,却又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管理,必然会产生新的不公现象。现阶段能做的就是更快一点,加快推进改革,配合并积极推动国家对出租车管理模式出台相应的规章,促进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

  目前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回答“专车”合法化问题时也表示,关于“专车”的改革方案、规范管理方案很快会出台。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方案的出台意味着“专车合法化”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对此,南京市客管处回应:作为行业管理部门,目前仍然按照现有的《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南京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对公共客运市场进行监管,对未取得营运资质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查实后,将予以行政处罚。据悉,南京市客管部门去年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1500辆。其中,通过网络预约揽客的非法营运车辆占80%以上。今年头两个月,客管部门也已查扣非法营运车辆220多辆。

  疯狂烧钱优惠长期持续成疑问

  “我们老百姓管不了市场究竟怎么发展,坐哪种车只要又便宜又好就行。”“为什么去年热了一阵子后就停了,现在又开始放补贴,还不是因为没钱烧了,这种亏本的事谁会长时间干。”“现在看是便宜了,就怕市场份额给占去后,又提价,到时候你没有选择,只能坐贵的。”……采访中,对于滴滴和优步多次开展补贴优惠的动作,不少市民的看法既简单又朴素。对于这种亏本烧钱赚吆喝的事,部分市民也质疑究竟能否长期持续下去。

  记者采访了解到,类似滴滴和优步这种动不动贴身肉搏放补贴的动作,其烧钱除一部分为公司自己真金白银拿出来外,其背后的支付宝、微信两大支付平台也是坚强后盾。而互联网本身,作为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行业,除了市场份额,很多时候追求不被淘汰要比是否赚钱更重要。“你可以留意,凡是移动互联网终端和大家日常接触最紧密的几乎都被收购了或控制了,像前段时间whatsapp被facebook花190亿美元收购,占到其市值的十几分之一,而这个公司本身并不挣钱,就是挣钱,把这个数挣回来得多久,所以很多人无法理解。”相关专家表示,就像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追求人怎么能活得久一点类似,互联网企业这种内在需求更强烈。

  在去年南京举行的亚太智能交通论坛上,曾有与会专家提出,目前的滴滴、优步这种网络约车形态看似在争市场份额,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在未来云数据和无人驾驶技术成熟的情况下,这种网络约车模式完全有可能改变大家自驾出行的方式,而演变成一种公共交通,随时随地约车快捷出行,汽车也将因此真正回归交通工具的定位,而不是地位和面子的附加功能。“也许在那个时候只有发烧友才会真正去自驾体验。

  记者陈彦

编辑: 项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