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取得重要进展

10.06.2015  18:25

内外同步正风肃纪 多措并举维护清朗 ——“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取得重要进展

龙虎网讯 2015年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网信办”)启动了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开年第一炮”——“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专项整治行动,这项行动由国家网信办牵头,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开展。4个月时间过去,专项整治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整治措施及计划?记者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协调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协调组办公室”)主任进行了采访。

内外兼顾 层层部署

1月份,专项整治一经宣布,国家网信办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迅速启动了动员、部署工作,各地网信办迅速行动,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全国网信队伍自上而下,铺开了一张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乱象的大网。

在动员会上,国家网信办主任、专项整治协调组组长鲁炜强调,“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而采取的重要行动。要充分发挥各网信部门党组和纪委作用,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正人先正己的鲜明立场正风肃纪,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拿自己开刀,管别人之前先管好自己,坚决清理门户、严查‘内鬼’,切实防止‘灯下黑’,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塑造网信部门的良好形象,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网信队伍的信心。

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重破坏网络传播秩序,严重损害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媒体形象,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各界深受其害、深恶痛绝,必须予以坚决打击治理。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是网信系统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是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依法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从严打击网络非法活动,网络治理取得积极进展,网上舆论生态出现好转,网络空间日渐清朗。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网络空间的整体形势还没有根本性扭转,一些长期滋扰网络有序运行的痼疾顽症还没有根治。网信队伍总体上坚强有力、值得信赖,但害群之马还时有出现。因此,专项整治势在必行。根据工作需要,分成内、外两个层面同时开展同步推进:对内的整治,在国家网信办的领导下,专门针对各级网信部门和网信队伍开展,为期3个月;对外的整治,由网信部门牵头,联合电信主管、公安、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重点针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非法网站、社交网络账号及网络公关公司开展,为期6个月。

据协调组办公室主任介绍,专项整治定下了“全面清理门户”“查处一大批大案要案,形成强大声势和有力震慑” “广泛发动群众监督举报,形成群防群治局面”“完善长效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巩固打击治理成效”“坚决关闭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和社交网络帐号,清理整顿一批违规地方频道,严肃查处一批非法公关公司和中介结构,依法惩治一批犯罪团伙和不法分子”等重点工作目标。

专项整治启动的号角一经吹响,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迅速部署,沿着内、外两个层面同步展开,在工作中加强协作,狠抓落实,按照既定工作目标稳步推进。

清理门户 抓内鬼 解决“灯下黑”问题

鲁炜强调,“管别人之前先管好自己,坚决清理门户、严查‘内鬼’,切实防止‘灯下黑’。”各地网信办把专项整治作为全面加强网信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习教育,建立健全有关工作纪律要求,规范工作流程,堵塞制度漏洞,以制度管人管事,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

专项整治启动以后,各地各部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自查自纠,对照“网信精神”和《网信工作人员廉政守则》的要求,认真查找自身问题,向组织如实报告并签订承诺书。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开展系统自查,根据自查发现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抓好整改方案落实。

协调组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在对内的专项整治工作中,各地网信部门历经学习教育、自查自纠等环节,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有力,取得了预期成效。

据介绍,各地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设立了专门的举报电话。在动员部署方面,各地网信部门共召开325次会议,11788人参加。在学习培训方面,各地网信部门组织本单位培训班610次,10784人次参加,同时组织属地网站学习培训410次,12559名网站从业人员参加。各地网信部门都组织开展了系统自查,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自查自纠,3046名工作人员签订了廉洁奉公承诺书,同时组织属地网站开展自查自纠,组织属地网站签报806份责任状,督促属地网站组织10554名从业人员签订了遵纪守法承诺书,为了促进各重点网站真查真改见实效,各地网信部门向属地网站派驻督导专员247名。通过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不断落实网信系统正风肃纪、纯洁队伍的各项要求。

出重拳下狠招 统筹施策 全力打击

在专项整治中,国家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组织重点新闻网站、属地网站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各类新闻网站、属地网站,要结合实际深入查找虚假新闻、有偿删贴、负面信息扎堆、稿件来源不规范、工作流程不严密、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制定方案,进行整改,同时对从业人员队伍情况进行梳理排查,及时处理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人员。

据协调组办公室主任介绍,专项整治启动以来,中央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按照有关要求,抓部署、促落实、见行动,认真查找问题,及时处理违规账号和信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5月下旬,主要商业网站共关闭、拦截违规账号19226个,删除违规信息208663条。中央新闻网站在动员部署环节,共召开44次动员部署会议,7188人参加,组织学习培训班83次,9935名从业人员参加;在自查自纠环节,各中央新闻网站针对查找出的撤稿流程不够规范、举报机制不够健全、编辑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共组织5531名从业人员签订了廉洁奉公承诺书,累计关停近50个网站地方频道。

截至目前,国家网信办已经分批关闭了一百余家涉嫌网络敲诈和有偿删贴的网站,向相关执法部门移交了近千条有效举报线索,一大批大案要案线索已移交公安机关侦办。

狠抓落实 传导压力 检查督导成效明显

协调组办公室主任介绍,此次专项整治特别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尝试探索有效整治手段。为了防止和解决清理不作为、整治不彻底、查案不认真、落实走过场等问题,专项整治加强了考核督导工作。在指挥调度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时,采取了量化考核、定期通报的工作机制,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层层传导压力。协调组办公室成立了专门的检查督导组,深入重点地区和重点网站开展工作。

最新的督导成绩单显示,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北京、江苏、湖北等地网信办行动有力、工作扎实,在部署属地重点网站落实各项整治任务的同时,将“立案查人”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协调公安机关查处大案要案,坚决关闭违法违规网站和账号,取得明显整治成效,截至5月底,超过20万条涉嫌有偿删帖信息被清理。

北京市网信办结合属地商业网站数量多、影响力大、存在问题突出、社会关注度高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属地网站自查整改,并积极协调公安机关加强案件办理。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百度公司各产品均采取关键词控制等技术措施,网页搜索方面共清理屏蔽搜索关键词、联想词等6363个,贴吧方面清理涉网络敲诈和招揽有偿删帖的信息80079条;360公司畅通用户申诉渠道,共受理相关删帖申诉6142次,针对有效申诉共断开相关网页链接105459条,清理屏蔽搜索关键词、联想词3374个。

江苏省网信办持续加大对涉嫌网络敲诈、有偿删帖的整治力度。截至5月下旬,关闭违法违规的网站栏目1786个,关闭违法违规账号2587个。属地重点网站西祠胡同清理涉嫌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讨论版32个、账户15个。

在对一些网站的检查督导中发现,部分重点商业网站认真落实专项整治工作各项部署要求,取得突出成效。例如,腾讯公司在微信、微博、QQ、微视等不同业务平台认真开展专项审核和清查处置,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关闭违规公众账号512个、微博账号12958个,删除论坛违规信息28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