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拍砖” 需要文明对话

26.10.2015  14:27

  针对网友删帖的质疑,文化部官微日前回应称:“我们既然有勇气开通(微博),也一定会面对、承担、改进。欢迎大家多多拍砖,我们仍将继续以不删帖的态度,把微博越做越好。

  政务微博有负面评论,实属正常。微博管理人员采取删帖的做法,是人为屏蔽倾听民意的通道,工作方式太过简单粗暴。终于,@文化部在经受各方批评之后拿出积极改进的态度,值得肯定。

  服务型政府的工作要义是为民服务,服务就不该惧怕监督。网民有针对性地提出批评,不是要给相应机关单位难堪,而是指出其工作中的不足。把这类批评声转变为改善工作的一个指引,努力解决好网民所反映的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与网民的言论针锋相对,不仅改善工作无益,更会激起舆论的不满,损害政府机关形象。所以,对不同意见和建议,要敞开胸怀,耐心倾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与此同时,@文化部表示不删帖,欢迎“多多拍砖”,这对网民来说,也应有所启示。浏览此前在@文化部微博下面的留言会发现,很多发言文不对题,甚至无端谩骂。批评不代表乱拍,监督不等于乱喷。胡言乱语和脏话连篇的所谓监督批评,是良性沟通互动的绊脚石,无助于解决问题。建言需要文明对话,这是法治社会人人自律的必需。 梅剑飞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