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铸就大平安:江苏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27.01.2019  18:10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26日电(通讯员 王志高)南京江宁区汤山街道汤山社区的网格员陈磊发现银行取款机旁一位大妈正着急地接听电话,通话内容与电信诈骗十分相似,陈磊提醒大妈却被埋怨碍事,他赶紧找到银行工作人员一同阻拦大妈汇款。事后,恍然大悟的大妈连连感谢陈磊的提醒帮助。

  从2017年9月起,江苏省在南京江宁区开始了“全要素网格”试点。按照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要求,通过部门申报、区委区政府审定的规范准入程序,将组织、综治、民政、公安、司法、人社、城管等16个涉及基层治理的工作部门工作全部整合,纳入到全要素网格,初步形成了9大类、22个子项、82项具体工作的全要素网格工作任务清单。

  “过去各部门都有网格,但区域和划分标准都不同,现在重新划分为一张网后,边界不出现交叉,再没有管理盲区,党建的支部、城管的道路、市场监督的农贸市场等都在一张网上无缝对接,实现了事随人走、费随事走。”江宁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宝卿介绍,群众还可通过公众版App,通过图片、文字、音频、位置信息的形式,上传身边的社会治理问题,做到“人人都是网格员”。

  8个人服务好1.5万人,是个难题。可是,当党支部建立起来之后,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街道向阳社区工作人员最切身的感受。

  孙青是向阳社区第三网格的网格员。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之后,孙青的工作“轻松”多了。向阳社区的离退休人员超过2000人,50%都是共产党员。“解决了人手少的问题、解决了服务能力单一的问题、解决了处理问题方式简单的问题。”孙青介绍说,工作中网格支部书记与网格员实行问题联排、矛盾联调、活动联办等联动机制。每周一早晨召开工作例会,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第一时间上门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

  网中问民忧,入户解民困。新沂市创造性实施村级“法治书记”制度,从全市政法干警中选派461名优秀干警担任村级“法治书记”,直接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帮助村(社区)推动基层党建网络与社区治理网格“两网”深度融合,一年调解各类纠纷1110件,消化初信初访102起,受到村组干部和群众的“点赞”。

  吸纳社会力量、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群众自治,推动各类社会主体更广泛地参与到化解矛盾、服务民生中来,努力形成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是江苏又一做法。南通市崇川区积极构建集体经济组织、物业公司、单位、社会组织、邻里、街坊居民骨干等多元力量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该区先后投入项目资金800余万元,支持各类社区社会组织200余家,服务群众人次突破20万。

  针对基层反映较为集中的“信息多头采集、重复无效劳动、数据共享不够以及联动处置不畅”等突出问题,江苏省坚持把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作为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最大亮点,积极搭建智能化应用服务平台,推动实现各部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互联互通。

  苏州市吴江区通过建立“最强大脑”,将社会治理网格化联动指挥平合融合GIS地理信息、GPS全球定位、视频监控、综合执法等子系统,在原有功能基础上,拓展构建了符合本地化需求的业务应用层、服务支撑层和平合数据层,力争逐步形成人、地、事、物、组织等数据全覆盖的大数据中心。该区打造的“智慧吴江”推动了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全区社会治理数据的整合汇聚、分析研判,真正进入了“人在干、云在算、一张网、全覆盖”的社会治理大数据时代,做到实时监控,全程治理,实现了70%的问题通过网格内服务管理解决、20%的问题通过上推至镇级或区级部门解决,仅不到10%问题通过执法解决。

  常州市把智慧网格列为“智慧城市行动”之一,在江苏首创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综治中心、合成维稳中心“三中心合一”模式,开发与国土GIS地图无缝对接的云图,实现网格元素在地图上的标注和分层展示,完成网格员定位、轨迹查询、热力图、智能比对、智能推送、智能预警等功能。

  协同共享,互联互通。据统计,目前江苏省网格化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一期平台汇聚22个省级部门7260亿条,83个市级部门、1232个县级部门1.5亿条基础数据;采集上报各类信息数据1.1亿条,办理工单1470万件、办结率达97.5%。

  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构建的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江苏政务网”及手机端,让“不见面办理”在江苏成为常态。

  “江苏公安利用警务大数据建成服务‘旗舰店’和‘微警务’集群,将户口迁移、车管缴费、护照办理等163项权力事项和68项服务事项搬到网上运行,推出‘手机110’‘手机车管所’‘手机签证官’等移动端便民服务。目前,江苏公安有近一半的服务事项在网上全流程、不见面办结,累计提供服务4000多万次。”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程建东说。

  记者了解到,为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2017年,江苏省委政法委书记王立科带队先后赴13个设区市和30多个县(市、区)近40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调研;组织人员赴上海、浙江、安徽、广东等兄弟省市学习考察。

  针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大多是“小盆景”的现象,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把网格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道屏障和江苏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名片”的目标,积极培育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大森林”,推动形成了“一网(多元融合共治网)、一台(大数据智能平台)、一终端(全要素网格采集终端)、一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江苏模式。(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