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兴起:小屏幕的大时代

29.10.2015  18:00

  “2014年全年网剧数量超过过去7年之和,2015年前8个月的总和超过2014年全年,未来网剧的市场空间必将超过千亿元。”近日,在2015“新形式·新突破”网剧运营大时代沙龙里,来自顶峰影业的董事会秘书王大拯用数据表达了他对网剧未来的看好。

  在这次行业聚会中,中文在线、万合天宜、搜狐视频、爱奇艺等来自版权方、制作方和投资方、播放平台等网剧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代表围绕网剧、IP、网络大电影等行业热词展开讨论,希望能在网剧正热的当下找到其更好的赢利模式和运营方式。

  网络文学成网剧IP源头活水

  IP是近几年网剧圈的绝对热词,但IP却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知名网剧《暗黑者》的制片人白一骢对这个词哭笑不得:“我觉得IP已经被说烂了,这个词所指代的内容其实早就存在,只是近两年才被这两个很抽象的英文字母固定下来。”万合天宜首席运营官柏忠春说,我们今天所说的IP已远超过这个词的解释范围,当我们讲到IP,尤其是强IP的时候,对它的期待很多,包括让广告主有搭车的机会,让平台有好内容播,让投资方有好的回报,我们现在所讲的IP就是让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都能赢利的东西。

  而IP来自哪里呢?就目前来看,当下优质IP大多来自网络文学,如早前的《甄嬛传》《何以笙箫默》,现在的《盗墓笔记》《花千骨》《蜀山战纪》等大热的网剧和游戏,都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来。网络文学具有门槛低、用户培养期短、适应移动碎片化等优势,通过与动漫、影视、游戏等领域的各种深度合作,能够迸发出巨大的市场爆发力。从统计上看,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近3亿,占到整个网民数量的一半,而这些忠实用户也很容易追着自己喜欢的IP而成为网剧的死忠。在中文在线版权部总经理靳清华看来,中国目前并不缺好的IP,中文在线旗下的各个创作平台还有相当多的点击破亿、连载多年的小说未被开发,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进行挖掘和运作,每一个都可以称得上优质IP。

  赢利模式可以有很多玩法

  虽然现在网剧基本还处在一个烧钱的状态,但大家对它未来的“钱景”还是充满合理的想象。互联网的多样性及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标志着网剧的营收肯定会有很多玩法。

  从视频播放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网剧付费观看模式这块试验田已经取得丰收。截至2015年年中,爱奇艺的月度付费会员数量达到501.7万,同比增速在765%,合一集团每季度来自用户付费观看的收入平均增速也在400%以上,乐视网的付费业务从2013年的3.9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5.26亿元,增长速度惊人。

  付费用户数的高速增长往往来自一两部成功的网剧。爱奇艺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7月3日20:00《盗墓笔记》上线5分钟内播放请求达到了1.6亿次,同时,开通VIP会员的订单请求超过260万次,访问和支付均出现大面积请求失败。以至于官方准备的3倍的服务器资源也无法满足需求而导致会员通道被挤爆。而这样火爆的纪录在半个多月后被另一部网剧《蜀山战纪》刷新了。

  除了用户直接付费,网剧的赢利模式还可能是返销电视台,植入广告、与网剧内容相结合的插播广告以及边看边买的“网剧+电商”模式。白一骢还希望能将文学网站的打赏模式引入网剧领域,“如果你觉得好看可以点赞送花,如果你觉得这部剧很烂,可以买臭鸡蛋‘砸’它,‘砸’一次一块钱。”白一骢认为,互联网是非线性的,网剧的赢利模式应该与传统的线性媒体有所不同,传统媒体不直接向观众收费,而是依靠收视率赢得广告,但对于网络剧甚至整个互联网产业来说,任何赢利模式都不及直接挖掘用户需求,满足用户期待,以用户付费支撑内容制作的B2C(商家直接面对消费者)模式。

  让网生代做自己的网剧

  至于IP本身和IP运营哪个更重要,在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首席运营官董志凌看来显然是后者,“虽然很难说一个好的运营团队就能运作好一个一般的IP,但差的运营团队将一个好IP糟蹋了的例子太多了。”

  那么如何运营好一个IP,这是在场观众提问最多也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在这些看起来已经成功运营一个或多个好IP的人看来,如果故事是讲给网生代的,那么就让网生代自己去讲。网生代是伴随着网络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大致是出生在1995年以后的一代人,而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也是目前热门网剧的中心用户。前不久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公布了一组数字:爱奇艺视频平均每天的观看次数达到11亿次,这些点击量背后的用户,有52%年龄在19岁到30岁之间。柏忠春笑言,公司绝大多数员工是90后,30多岁在公司已经是绝对的老人了。

  目前各大视频网站已经加快了网剧的制作数量和资金投入,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和明星大腕也纷纷看好网剧,寻找发展机会,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两年,网剧在质和量上都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逐渐走向题材多样、制作精良,且具有强烈互动体验的新阶段。      (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