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求职留个人信息务必“多个心眼”

23.03.2015  13:45

  日前,家住靖江市东环花苑的王先生来到靖江滨江新区报警,他向民警讲述了自己遇到的一件“蹊跷事”。

  王先生暂无稳定工作,3月16日,他在“中国财富网”上看到一条关于串珠手工加工的致富信息。见成本小,又按件计费,盈利较为客观,王先生当即在网页最下方提交了个人信息资料。17日上午,他接到一名自称是北京某公司经理李霞的电话,对方表示可以提供串珠业务,供货方可先发2万套货,王先生进行加工,加工费为一个手链3元,一个项链4元。李霞称,加工活完全没有成本,王先生做好两千套后即可电话通知她,公司将委派收货员上门收货结账,王先生当即表示同意。17日中午,王先生再次接到李霞电话,对方解释称,为了防止发货后遭拒收,王先生必须先付300元保证金,之后又以货已经发出为由,催促王先生汇款。为获取信任,李霞又用短信告知王先生物流公司的网址及电话。在确实查询到发货信息后,王先生当场汇款300元。

  19日上午,王先生再次登录李霞提供的物流公司网址,发现货已经到了东环花苑,但却迟迟未送。当其联系李霞时,对方解释称物流公司是款到付货,需要王先生支付公司796元物流费,由公司转汇给物流公司。王先生无奈,再次到银行汇去物流费。可是,当王先生再次联系李霞时,李霞却声称一切手续已转到配送员手中,之后就再也不接电话了。

  民警侦查发现,“中国财富网”确实存在,串珠手工加工的网页链接也是真实的。如此,王先生听后就更加纳闷了,既然是真实的,那为什么到现在都没到货,而且也联系不上了?据民警介绍,在很多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都会通过植入病毒等方式,从网络后台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资料,然后以该网络工作人员的名义进行诈骗,而王先生就是这样上了犯罪分子的当。警方提醒,网民在网上求职或寻找投资致富渠道时,留下个人信息后一定要留个心眼,多方询问或查找来电者的身份,遇到对方提付款要求时要高度警惕。朱晴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