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的小伙伴们别High了!长假过后当心“晚睡强迫症”缠身

04.05.2015  19:46

  中国江苏网5月4日讯 “五一”假期,如何丰富多彩地度过这个盼望已久的小长假,相信市民早就打算妥当:打游戏、看电影、泡吧、刷微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加,人们习惯了把每一个假期当成“狂欢节”,往往通宵达旦,把黑夜用作白天,把白天用来“补觉”。专家表示,假日作息不规律会影响身体健康,熬夜之后即使补觉了,醒来后仍会感觉疲倦、精神状态不佳,假期之后更会没精打采,形成“晚睡强迫症”,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

   A晚睡强迫症不是病,是一种行为习惯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白天虽在努力工作,但状态有些萎靡:到了原本应该睡觉休息的晚上,他们又开始兴奋起来,不管有事没事,总要捣鼓到深夜……如果你觉得这些症状很熟悉的话,那么说明你也得了这个时髦的病———晚睡强迫症。

  “五一”假期里,市民小蒋每天都到深夜才睡,还没上班就已萎靡不振。“放假三天High过头了,每天都玩到很晚才睡。这要上班还真调整不过来了。”小蒋说道。

  对于放假期间晚睡的人来说,假期结束后的早上起床是件极为艰难的事情。一般到了下午两点左右,第一波困感袭来。白领一族基本上会用工作转移法,屏蔽掉这一波睡意。第二波困意会在晚上8点左右达到最高峰,如果你此时成功“抵御”到晚上10点,那么恭喜你,你也成为了“晚睡一族”。

  “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规律而言,一般医生会建议大家晚上11点前入睡,把晚上11点后入睡的人归为‘晚睡一族’。”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庄鹰说:在心理学上,并没有“晚睡强迫症”这个病名,而这种情况的晚睡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失眠。因为失眠是想睡睡不着,而“晚睡强迫症”则是不管有事没事都逼着自己晚睡。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强迫晚睡只能算是一种强迫行为,是一种需要纠正的行为习惯。

   B熬夜补个觉就好?越补越糟糕

  假期固然可贵,尤其是白天炎热的春夏季假期,夜晚便成了许多人的“主战场”。还有一些有“晚睡强迫症”的人群,更是能多晚睡就多晚睡,反正白天可以补觉。然而专家提醒,不少熬夜都无法“”回来,睡眠是一种生物钟现象,定时和高质量缺一不可。

  记者了解到,从体力消耗方面讲,通宵醒着的精力损失相当大,大概相当于连续登山一上午。而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晚上是各个脏器休整、排毒的时间,持续清醒会让身体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很多疾病,像衰老、精神等方面疾病,肥胖症、癌症都与熬夜直接有关。

  “平时睡眠质量差、晚上熬夜、白天‘恶补’的做法偶尔为之尚无大碍,但长此以往将打乱生物钟、造成睡眠节律紊乱。睡眠变得无效,出现慢性失眠,影响消化道、内分泌、免疫等机体功能,从而加重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低下、恶心、抑郁等症状,甚至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症等,严重可影响健康。”庄鹰说。

   C纠正晚睡习惯,放假了也要好好睡

  虽说时下流行的拖延症、晚睡强迫症等病症在疾病谱里是不成立的,但若真是“熬夜成性”则会导致长期睡眠缺乏,这将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

  虽然“晚睡强迫症”与失眠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可睡眠不足所引起的身体不适,“晚睡一族”的感觉与失眠患者是一样的,有看不见的新陈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等,还会有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头晕、偏头痛等,长此以往,健康状况会急剧下降。

  “从临床上看,睡眠障碍患者大多数为中年人。年轻人由于体质、精力等因素,很少会患有睡眠障碍。”庄鹰告诉记者,如果想要得到良好的睡眠质量,就要尽量在11点以前上床,睡前不玩过于激烈的游戏,将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关闭。科学调节作息时间,主动告别所谓的“晚睡强迫症”,可帮助年轻人规避掉很多不健康因素。

  为此专家建议,即使是假期,也不能打乱睡眠规律,更不能通宵达旦地参加娱乐活动,打乱原来的生活规律。同时也不要把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床上,一天睡觉超过10小时同样会改变生物钟,还会使人难以再次入睡。成年人一般正常睡眠时间为7至9小时,晚上10点至凌晨4点是最佳睡眠时间,为保证深睡眠,入睡最晚别超过晚上11点。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