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税:编织立体“监督网” 筑牢风险“防火墙”

06.12.2016  22:36

展示亮点 交流经验 推动督察内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江苏国税:编织立体“监督网” 筑牢风险“防火墙”


        江苏省国税局建立了数据分析、重点风险防控、重点督审监督等多个专业团队,编织立体“监督网”,筑牢风险“防火墙”。

        突出“专”的特点,打造督审“特种军”。一是做专机构。所有市局均通过内设机构职能转型,成立专门督审部门。二是做专队伍。配强配齐专门力量,全系统督审专职人员达272人,其中89.3%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29.8%具有“三师”资格。三是做专手段。树立大数据督审理念,充分依托征管、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强化数据挖掘和综合应用。

        落实“全”的要求,编织立体“监督网”。积极推进省、市两级督审,实现督审监督全覆盖。监督对象全覆盖。有计划地对所有市局开展督审监督,并延伸到每个区县局,至今年为止已完成一轮全面监督,实现全覆盖。监督内容全整合。督审牵头,制定综合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同一单位、不同事项、一次完成”。监督范围全控管。开展营改增、税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专项执法督察和“三公”经费支出、办公用房清理等专项审计,促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履行“控”的职责,筑牢风险“防火墙”。一是部门协作联合控。建立由督审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省、市、县均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内控工作,确保内控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强化制约综合控。全面修订税收职责清单和业务操作流程,将内控要求有机嵌入,共设置内控节点562个,切实增强内生制约功能。三是网上巡查实时控。制定《网上巡查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一级分析、两级应对的工作机制,运用各类数据,实现实时预警纠错。

        聚焦“准”的目标,擦亮核查“千里眼”。运用大数据,推动督审工作精准发力、质效提升。建立包含63个指标的风险分析识别库,集中分析下发疑点7.9万条,问题指向准确率达77%。对低等级风险,推送具体人员立即纠正;对高风险事项,组织专业团队重点核查。严格督审报告审理和集体审议制度,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定性,客观评价,不遮不掩,敢于亮剑。

        坚持“严”的标准,当好系统“排雷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切实强化督审结果应用。严格落实督审结果通报制度,召开专题整改视频会、案例评析会,并发出5个文件,向全系统公开通报问题,强化警示效应。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清单制和销号制,每年开展督审整改“回头看”,形成了“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闭环。将督审结果、整改、问责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与数字人事有机结合,形成“督审监督—整改落实—问责追究—跟踪考核”的闭环。

        2016年11月22日《中国税务报》A2版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