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江苏国际绿色建筑大会在宁召开 智慧碰撞探讨生态城市建设

04.11.2016  11:38
 

 

新华网南京11月3日电(刘国超 童心 孙楠)11月3日,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第九届江苏省国际绿色建筑大会”在宁召开。作为江苏建设领域的盛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创新绿色建筑发展,彰显当代建筑文化”,来自全省各级规划、建设、房产、园林等主管部门、省级绿色建筑区域示范创建单位,以及从事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绿色建筑咨询、运营、技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人员、相关国际机构嘉宾、国家有关部委、学会协会领导、兄弟省市绿色建筑同行等1200多人参会。大会当天,“第四届江苏国际绿色建筑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众多绿色建筑、建材优秀企业均悉数亮相。

据悉,大会采取前八届大会积淀的学术交流十展览十示范观摩模式,邀请近百位国内外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的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在会议上阐述关于绿色建筑在建设美丽宜居新江苏进程中的探索认识、发展路径思考;组织与会代表参观近年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展览会,并观摩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南京河西南部新城的生态公园、综合管廊等建设项目。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孟建民作了题为《建筑的未来性》主旨报告。国际室内空气品质学会主席、香港大学机械系主任、教授李玉国作了题为《城市气候,雾霾与设计:探讨城市热中午延迟和热穹隆现象》的报告。

顾小平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江苏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目前,全省节能建筑规模已达到15.3亿平方米,占全省城镇建筑总量的54%,1255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星级标识,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建筑产业现代化快速发展。2015年以来,全省先后确定了10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68个示范基地,26个示范项目,覆盖了12个设区市,在建装配式建筑超过500万平方米。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大力推进。确定了常州、昆山等9个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及15个示范项目,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也在逐步完善。全省节能建筑规模已达到15.3亿平方米,占全省城镇建筑总量的54%,1255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星级标识,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

 

接下来,江苏省将在城乡建设工作中更加注重绿色理念的升级和交融,力争在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向更高层次发展、积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按绿色标准建设、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将积极开展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试点,到2020年全面实施建筑节能75%标准;大力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培育节能服务产业,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突出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细化、完善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标准,推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和旧城改造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制定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管理办法,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管廊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

据了解,此次江苏省国际绿色建筑大会设立多个分论坛,包括: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题论坛、海绵城市与城市水环境专题论坛、中德区域能源专题论坛、中芬室内环境专题论坛等,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重点探讨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主题。大会期间,主办方还举行了2016年度江苏省绿色建筑创新奖、江苏省第三届(BIM)设计大赛、第十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等颁奖仪式,《江苏省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报告(2010-2015)》《江苏省建设领域“十三五”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公告》(第一批)和《绿色建筑防治PM2.5科普宣传册》发布仪式。

为更好的展示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最新技术、产品,为期三天的2016江苏国际绿色建筑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1、2号馆举行。据悉,此次展会展位面积达16500平米,展商数量达240家。1号馆内众多绿色建筑、建材优秀企业均悉数亮相,门窗遮阳、生态城市、暖通空调、模板脚手架四大专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展商带来他们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江苏当地企业同台交流。2号馆“装配式建筑专区”首日也获得较高人气,迎来了江苏省关注装配式建筑的地产企业、设计院等,不论是远大、天固、南通三建等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还是长江都市、上海中森建筑、龙腾设计、筑森建筑等建筑设计院都成为参展关注的焦点。众多参展商一致表示,装配式建筑已经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成为房地产行业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藉由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手段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2016年11月3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