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工业大省的生态探路

25.02.2016  11:36

  落实治国理政新方略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新华报业网讯 猴年开春,绿色发展旋律在江苏大地高奏:2月19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南京进行调研;22日,省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24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隆重召开……让绿色发展成为江苏鲜明优势,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成为“春之曲”的最强音!

  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工业大省的江苏,始终以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特别是对江苏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敢作为、善作为,努力把保护生态和发展生产力更好地统一起来,让绿色发展理念在江苏城乡落地生根。

  不负总书记嘱托,

  顶层设计“策马扬鞭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路,是党中央赋予江苏的一项光荣使命!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在“率先、带头、先行”内涵中,要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标杆。

  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殷切希望江苏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要求江苏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闻鼙鼓,思良策,江苏在顶层架构上率先密集出招。

  2013年7月23日,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全面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生态文明建设要认识再深化、目标再提升、措施再加强,将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六大行动”拓展为“七大行动”。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对新江苏建设“环境美”实践内涵作了明确,并提出具体要求。

  随着这一系列新部署的展开,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在全国率先颁布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作出顶层设计、明确目标方向。

  站在“十二五”与“十三五”的历史交汇点上,工业大省如何在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上永续鱼米之乡的山明水秀?2015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率先建成生态省、2022年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奠定坚实基础。生态、绿色,正在铺绘江苏全面小康的底色!

  “省委、省政府不仅重视顶层设计,更注重责任落实。”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说,江苏每年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年度重点任务,细化为百项考核指标,其中生态环保指标占1/5左右,并作为省政府重点抓的工作,层层分解到各地各部门,每季督查,每季通报,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坚持把完成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成绩单’,及时通报给各市党政一把手,空气质量每周一次,水环境质量每月一次。最动真碰硬的是,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红线”诠释新取向,

  谋发展“内外有别

  这是一条眼睛看不见、却深深烙在江苏人心里的“红线”。

  这既是维护生态安全的“生命线”,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线”。

  2013年8月,江苏贯彻总书记“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的重要指示,主动调整发展取向,率先在全国划定全省生态红线,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红线“划得出、守得住”。

  “红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由于紧邻太湖,苏州市吴中区杨湾村全部被划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很多产业被限制发展,村里的五六家工厂也全部搬迁出去了。杨湾村原本就是个贫困村,未来怎么办?2014年5月,苏州市通过立法确定生态补偿机制,这在全国属首次。据此,杨湾村每年都能获得生态补偿资金80万元。

  “有了补偿资金,村里环境大为改善。村里正在建设的引水上山工程,一期工程200多万元,用的也是生态补偿款。灌溉问题解决了,村民的果木收成有了保障。”杨湾村村委会主任黄美峰说,环境改善了,杨湾千年古村的生态优势逐渐显现,来村里旅游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村民李卫芳是全村第一个拿出自己的房子租给村里发展旅游项目的,现在,全家一年又多了旅游收入8万多元。

  江苏产业密集、城镇密集、人口密集,工业企业数、人口密度在各省区中均居第一,国土空间承载负荷大,必须通过“红线”为发展“留白”。“生态红线,有效遏制了区域发展盲动。”省环保厅自然处处长戢启宏介绍,近三年,省级财政累计安排近40亿元补助资金,专门用于生态红线区域保护。

  红线内“不发展”,红线外“巧发展”,诠释了发展新诉求。

  江苏把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从发展的源头抓起,深入实施经济绿色转型行动,全省绿色发展指数从2010年的60.5提高到2014年的76.4。

  让人振奋的指数背后是产业的跃迁: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2015年江苏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突破,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标志性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五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0.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29.4%,节能环保产业主营收入超过8000亿元,规模和产值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的关键时刻,亟需绿色发展勇当新动力。江苏在多做“加法”的同时,做“减法”也毫不手软。2014年,连云港市对凯发化工、达科化工等34家企业及东茂矿业、银海化工厂2条生产线进行了取缔关闭,取缔关闭企业(生产线)占园区企业总数的12.3%,其中灌云临港产业区取缔关闭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15.4%。

  省经信委原材料工业处李健处长透露,我省已连续对化工行业实施三轮专项整治,累计关闭7000多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超过总数的1/3,全面完成化解过剩产能年度任务,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目标。

  扬弃旧模式,

  让“骏马”少吃又少排

  充分利用环境倒逼压力,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凤凰涅槃,必须扬弃旧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要走出“上扬线”,资源、排污则要双双画出“下行弧”。

  2014年10月,江苏省公布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引人关注——到2017年,全省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降低到65%以下、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按照以往一味追求GDP总量的发展模式,能源总量控制无疑堵塞了地方发展的“任督二脉”。对于经济体量大、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的江苏而言,“减煤”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但是,依靠着政府、企业的双轮推动,南京初尝甜果:不仅连续3年保持负增长,而且至2015年第3季度,超额完成“十二五”控煤计划!放眼全省,与2010年相比,2015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2%,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

  “少吃少排”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点石成金”的魅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正成为江苏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阵地。借助“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是江苏扬弃旧模式的智慧选择。

  与此同时,江苏一着不让,精准治理环境污染:制定江苏“气十条”,完成6818项重点工程;制定江苏“水十条”,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拉网式整治,太湖水质连续8年实现“两个确保”;全国农村连片环境整治现场会在南京举行,推广江苏经验;全省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2.2%……

  2013年获批的悦达汽车一工厂年产5万台乘用车项目,是盐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却一度因为废气排放而遭投诉不断。为解决这一痛点,盐城市政府投入约4.5亿元,搬迁了卫生防护距离内的住户;2015年11月,总投资6510万元的浓缩型RTO焚烧炉系统在企业投入运行,废气实现了达标排放。此后,对该工厂的信访举报量下降为零!

  化解“两难”选择,让城市“心扉大开”。2015年,盐城空气质量再创佳绩,综合污染指数、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三项主要指标排名均列全省第一,PM2.5浓度成为全省唯一进入50微克以内的城市。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应是我们的生活!”在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克强看来,工业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着矛盾的关系。江苏实践启示我们,“将工业发展套上生态环境保护的笼子”,是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协调的关键。

  依靠制度“拨千斤”,

  严格法治“重万钧

  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才能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将生态治理从理念转向实践,这是江苏醒豁的生态自觉。

  把保护生态和发展生产力更好地统一起来,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2013年初,《江苏省绿色发展评估报告》(2010年~2012年)正式出炉,探索建立江苏的绿色发展量化评估体系,真正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这是全国第一个完全按照十八大总体要求研究发布的绿色发展评估报告。”陈蒙蒙说,江苏的“绿评”体系,简单说就是“两个减法”和“一个加法”,两个减分项是资源消耗指数和环境损害指数,一个加分项则是指生态效益指数。经过几年探索,“绿评”在引导市县向“绿”转上的指挥棒作用日益明显。如今江苏已将“绿评”范围扩大到各县市和重点工业园区。

  大幅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差别化征收政策;全面实施扬尘排污收费,推进大气排污权交易;试行上下游“双向补偿”;在全省2万多家排污企业开展环保信用评价……3年来,江苏牢牢把握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的重要思想,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迈开实质性步伐。

  1月21日,备受关注的江苏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尘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泰州一家企业的再审申请,被告企业被要求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的审判结果维持不变。

  3年来,江苏坚决执行总书记“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部署,强力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生态环境秩序得到整体性优化。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循环经济促进条例、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一系列地方环保法规先后出台,使绿色制度“”起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我省综合使用新环保法赋予的多项新手段,依法惩处了一大批环境违法案件,全力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春风又绿江南岸!铿锵前行的江苏,正力争尽快迎来生态环境总体性好转的拐点。久久为功,大可期待——一个“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工业大省,一个曾以“苏常熟、天下足”闻名于世的鱼米之乡,将“叠影”辉映,展现出新江苏“环境美”的现实模样。

  记者杭春燕

原标题:

编辑: 周莉娜、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