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执法下沉街道 南通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获肯定

06.04.2016  16:05
 

今年1月份,中编办在南通召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座谈会,南通“以街道为主体实行综合执法”的模式得到中编办、省编办领导和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目前,崇川区钟秀街道作为中编办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组建了街道综合执法局,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专业执法以市区条为主,综合执法以街道块为主”。这是南通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南通城市管理改革的脚步一直就没停止过。早在四年前,南通市城管局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下放了所有行政许可权到各区政府。2013年推进城管综合执法改革,将市规划局违章搭建、建设局绿化管理等行政处罚事项下放到区政府。市局不再保留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和直属管理区域,推动重心下移,整合执法力量。区城管执法队伍下沉街道,按照“区属、区管、街用”的原则,实行区城市管理领域综合行政执法。

2015年,根据中编办试点工作的要求,南通城管联合市编办、法制办进一步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理顺城管执法体制。进一步明确区级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城市管理职责,区级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城市管理负总责,确立街道办事处在属地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明确街道执法职能。按照“跨部门、相关联、可承接”的原则,界定市辖区街道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能在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基础上,联合区市场监管、建设、农林、水利、环保、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统一集中行政执法权,实行综合行政执法。三是实施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目前,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作为中编办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试点,组建街道综合执法局,为街道办事处工作机构,副科级建制,并配备政工干部,统一管理街道的执法队伍和人员,对外统一以街道综合执法局的名义开展工作,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专业执法以市区条为主,综合执法以街道块为主”。四是加强队伍标准化建设。结合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契机,深入推进市区城市管理基层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

此外,南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化升级,在此基础上,建立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考核由单一的城市管理领域拓宽到文明城市建设与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对市区4个区、25家市级有关职能部门(单位)、6家省属责任单位及21个街道同步进行系统考核和现场考核,考核情况纳入市级机关综合绩效考评范围并与4个区1900万元城建资金拨付挂钩。

当地官员表示,随着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南通这座城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自2009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已经连续三届高分顺利通过国家级复评;2015年又获得江苏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优秀管理城市”;先后有5条主干道被命名为“省级示范路”,6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社区”;2015年,南通还参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起草工作,并成为首批全国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试点城市之一。(新华网南京3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