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千亩优质梨甜蜜上市

18.08.2016  12:35
        8月,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如东东海千亩优质梨基地进入主收期,从当初的3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品种包括翠冠、新高、杭青、丰水、黄花等,既能错开销售时间,延长销售期,又为培管拉开了时间。
        昨天上午7点,记者走进梨园,一路两侧都是梨树,树枝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梨,果农陈其正在凉棚中装箱,他告诉记者,他家一共种了20多亩的梨树,其中8亩的翠冠正是成熟上市的时候,这几天他正忙着采摘、装箱、上市场,忙的不亦乐乎,“今年的翠冠比往年减产60%,但是价格比去年高出3毛到5毛每斤。”陈其说,今年由于前期雨水多,后期温度太高导致减产。
        “我带你们去摘梨子。”顶着烈日,跟随着陈其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梨树的身边,“要采摘那些已经变红的,个头比较大的成熟梨。”说着就迅速地摘下来两个大梨子。陈其说,一个人半天能采摘1000斤,每天都有4000千斤梨子被本地商贩采购,亩效益达6000元以上,而且东海社区派专人在上海设立了销售摊位,提高了果农经济效益。
        据了解,由于这些品种的梨子香甜、清脆、无公害,深受客户的青睐,从每年7月底开始,第一批翠冠梨子上市,其他品种可以一直销售到9月底。这时一位海安顾客专门来到梨园,购买翠冠梨,“这里的梨口感好,水分多,我们那儿的人都喜欢吃。”顾客张家胜告诉记者,翠冠上市后他每天都过来一趟,每次都购买50箱带回海安。
        在於为贵家记者又看到,他正在对十多亩丰水梨喷施农药,他告诉记者,喷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座果率,在台风来临之前对梨树进行保护,增强它的抗性。“我种植梨树30年,对梨树有不少的了解,温度高了要对它进行散热,还要做好覆草、保湿、抗温等措施。”於为贵说,今年温度高,沙土地又比较干旱,会影响树的产量,所以他更加注重对梨树的保护,建好排水系统,做好降温、保湿、保肥等步骤,“8月20日开始上市,到时候每亩产量6000斤的丰水梨应该不成问题。”於为贵很自信的说,做好防虫措施,加强肥料养分,产量不会减少,还能推迟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