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大师卖房子给绣娘发工资 曾为山口百惠绣结婚礼服

23.04.2015  10:46

  今年82岁的苏绣大师蒋雪英在苏绣史上写下过属于自己的辉煌,她曾43次受邀东赴日本,传授苏绣文化,因为她开拓性地将精致无比的苏绣绣在了和服腰带上,令“蒋氏刺绣”一度风靡日本,日本影星山口百惠的结婚礼服“七鹤礼服”就是她绣制的。今年2月,蒋雪英老人向正在筹建的中国丝绸档案馆捐出珍贵档案46箱,数量之多令整个苏绣行业震惊,经过一番打探,大家才发现老人其实有着许多无奈,为给绣娘发工资,她不得不将自家房子卖了。

  通讯员 樊宁 现代快报记者 王玲玲

   她将中日刺绣针法融会贯通

  1933年10月27日,蒋雪英出生于苏州市吴县卫湖乡(现为胥口镇)蒋墩村。她自小在“家家户户加绣绷”的环境之中长大。心灵手巧的她,绣出来的枕套、背面、鞋头花很受欢迎。

  1971年,蒋雪英凭借在苏州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的出色表现,被调到吴县刺绣总厂,一干就是30年,担任副厂长近20年。1973年,日商到上海寻求和服腰带生产厂家,上海外贸公司立即委托南通、扬州、苏州的4家工厂试样。当时,吴县刺绣总厂的主打产品是生产任务充足的抽纱绣花台布,所以当蒋雪英从上海接来和服腰带试样任务后,议论声四起:“绣制成千上万块台布只需一个花样,而绣制和服腰带一件一个花样,纯粹是自找麻烦。”面对非议,她坚信多开发一个产品,工厂就多一个发展机遇,力排众议,从确定色彩、估工报价到安排生产独自完成。

  苏绣原来有30多种针法,常规的苏绣劈线细,虽美观却费工而且不耐磨,与要求美观、实用的和服腰带相左。蒋雪英做了大量功课,最终她将和服腰带的日本生产工艺与苏绣传统绣法巧妙融合,移植了20多种日本针法,如匹田绣、管绣、押绣等。她大胆采用不起毛的打子绣针法,同时运用既省工又可防止长线起拱的匹田绣,将中日刺绣针法融会贯通,解决了这一难题,为此挠头的日本客商绽开了笑脸:“你们对路了。” 蒋雪英的试样以70%的选中率承接了外贸公司大部分和服腰带订单,从此开拓了日本市场。

   山口百惠的结婚礼服是她绣的

  精美华贵的苏绣和服腰带在日本成了身份的象征。蒋雪英指导绣制的狮子留袖和服,手绣散套、挠针、滚针等10余种针法相互掺和,威风凛凛的雄狮活似欲跃出,被日本公主购买,日本皇后珍爱的真金线绣“仙鹤留袖”,同样由她指导绣制。人们以拥有绣有“蒋雪英”印章的和服腰带为荣。

  1980年,影星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结婚,山口百惠的结婚礼服“七鹤礼服”由吴县刺绣总厂的蒋雪英指导并参与绣制,红底礼服上,7只仙鹤飘飘欲仙,倾倒了日本年轻人,竞相模仿、争购。3个月后,同样款式、花色的48件礼服订单,交由吴县刺绣总厂赶制。

  从1977年起的37年里,蒋雪英43次受邀访问日本,足迹遍布169个城市,最近的一次是2014年9月,她在广岛、佐贺、京都3地展览和服、腰带、画片。据了解,自1992年起,“中国苏州刺绣展——蒋雪英的世界”每年都会在日本举办一两次。蒋雪英以和服腰带为媒介,使日本人认识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精深高雅的苏绣艺术,在他们的心目中,弘扬中华民族艺术的蒋雪英是国宝级人物,因此赠与她“人间国宝”的美誉。

   创下逾亿元利润,却只拿微薄工资

  进入吴县刺绣总厂后,蒋雪英亲自辅导万余名绣女掌握了绣制和服腰带技能,靠着滚雪球效应,苏州两万余名绣女成了绣制和服腰带好手,每日坐在家中飞针走线,靠着一针一线辛勤劳作,她们盖起了楼房,妇女的地位也提高了,这是蒋雪英最自豪的事。

  从1973年起,在吴县刺绣总厂唱主角的台布让位给和服腰带,和服腰带绣制的销售额年年攀升,从1973年的9.11万元飙升至1989年的3005.5万元,截至2002年,和服腰带来料加工总额为4亿余元,利润逾亿元。

  大家都认为,功臣蒋雪英应该赚得盆满钵满。但事实上,她依旧过着恬淡的生活,靠微薄的工资度日,1973年,月工资只有36元,1996年起6年间,她承包吴县刺绣总厂和服分厂后,每年上交数百万元利润,而她每年的奖金最高也不过2万元。如今,她每月退休工资4500元,在自己的公司,她则与退休员工一样只拿1600元。“每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我一生致力于和服腰带事业,别人发财我不眼红”,她淡然一笑,甜甜的笑靥盛满了平和,超然物外。

   遭遇改制,她重新创业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日本和服销售的黄金时期,之后走下坡路,昔日兴盛的吴县刺绣总厂也日渐衰败,2003年1月,吴县刺绣总厂改制,所有员工退休或下岗,70岁的蒋雪英再次挑起沉甸甸的担子,她组建了苏州蒋雪英刺绣有限责任公司,吸纳吴县刺绣总厂下岗的30名员工。

  她这名董事长、总经理毫无风光可言——破旧的桌椅、橱柜从原厂借用;公司成立之初,借用吴县刺绣总厂2000多平方米厂房,未满1年,天天被催赶着搬家。几经周转,2008年蒋雪英租借了原来的苏州刺绣厂的厂房重新创业,这时她已75岁。生意越来越难做,为节省开支,厂房面积越来越小。

  “工作是一种乐趣,身体允许的话,我还要为后人多做点。”蒋雪英调侃自己现在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相近,每天6点半起床,8点10分出门上班,清早在家烧好饭菜,带到公司,中午在微波炉上热一下,中餐就对付了,下午5点下班。

   民保办:今年将考虑专项资金扶持

  厂房就是蒋雪英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扶持传统民间艺术的方案,譬如规划一块地,统一建造厂房、工作室,以优惠价格供应民间工艺大师,以解除他们经济实力不足之难。”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还没有退休的计划,她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支撑到公司的员工安然退休,使他们拿到退休工资,后半生有保障。另外,作为苏绣第三批国家级传承人,她想培养出接班人,将苏绣和服腰带的手艺传承下去。

  事实上,苏州文化界、工艺美术界的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蒋雪英老人的现状,为老人奔走呼吁。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马建庭,作为人大代表在今年苏州两会期间提交议案。“蒋雪英大师是我们非常尊敬的前辈,她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在苏州为数不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她还荣获过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她用毕生心血保护着苏绣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政府应当进行充实的调研,并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扶持。”马建庭介绍。另外,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龚平也表示,蒋雪英传承保护苏绣不遗余力,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今年将考虑对蒋雪英的大师工作室进行专项资金扶持。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