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经济指数齐升 预示市场需求趋稳

02.03.2015  12:1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分析称,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趋稳态势进一步明显。图为北京一家仪器仪表企业生产调试新研发的示波器。 本报记者 燕平 摄

  2月份PMI指数略有提高,表明经济增长趋稳态势进一步明显。新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微升反映市场需求趋稳;购进价格指数微升、进口指数提高和采购量指数微降,反映库存调整活动趋向平稳;考虑春节因素影响,综合判断,经济增长处于筑底企稳过程。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走势仍显偏弱。宏观调控仍需将稳增长置于重要位置,相关政策措施宜偏向积极。

  作为我国重要经济先行指数,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一般被视为非制造业PMI)为53.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荣枯线3.9个百分点。

  尽管2月PMI尚未回升至“景气”区间,但是考虑到春节因素对制造业带来的干扰,今年2月PMI反季节上升,充分显示出我国制造业需求仍在扩张,重回景气区间指日可待。

  我国经济增速筑底企稳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看来,2月份PMI指数略有提高,表明经济增长趋稳态势进一步明显。新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微升反映市场需求趋稳;购进价格指数微升、进口指数提高和采购量指数微降,反映库存调整活动趋向平稳;考虑春节因素影响,综合判断,经济增长处于筑底企稳过程。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陈中涛认为,受春节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减缓,但订单影响不大,稳中有升。受政策利好提振,企业预期普遍转好,尤其是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回落态势受到抑制。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呈现向好迹象,随着节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恢复正常,经济走势有望逐渐筑底趋稳。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消费拉动了非制造业继续回升,保持稳健增长格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节日消费亮点增多。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创近两年新高,大众消费成为市场主流,同时零售业活动持续升温,旅游消费相关行业活动继续加快,居民消费步入以多元化为特征的消费升级阶段。

  2月非制造业PMI还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大幅上升,为未来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市场空间。价格指数有所回升,虽然具有季节性特征,但有助于释放价格的下行压力。

  不过,受假期成交清淡影响,房地产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均运行在42%左右的较低水平,行业延续淡季下行趋势,但企业预期有明显回升。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春节因素消除,进入3月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市场需求或将继续回升。

  经济下行压力不能忽视

  PMI在临界点左右徘徊,显示我国经济走势仍显,偏弱筑底企稳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制造业领域仍然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此轮产能过剩波及面广,治理产能过剩并非短期内见成效。从国际大环境来看,虽然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好于去年,但是仍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我国外需难以大幅反弹,对于“中国制造”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消除。从国内因素来看,国内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贵带来财务成本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导致综合成本上升,需求的疲软使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主要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回流潮流,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形成新的挑战。缺乏核心技术的我国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这一过程所付出的代价也需要我们承受。

  相对于制造业,非制造业成为支撑我国经济走稳的一大支柱,但是非制造业发展同样面临新的挑战,转型升级重任在肩。

  稳增长“组合拳”开始发力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走势仍显偏弱。宏观调控仍需将稳增长置于重要位置,相关政策措施宜偏向积极。

  我国高的储蓄率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与之相匹配。基础建设投资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切入点。当前建筑业市场需求的提升,预示着未来经济稳步增长的市场空间将会逐步打开。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在发改委集中批复基础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各地方政府也将布局重大基础工程建设作为新一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据此判断,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迎来较为集中的释放期,对化解过剩产能,稳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持续显现。

  今年以来,减税降费的一系列举措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定向精准发力,有助于推动市场需求的回升。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预调微调,通过降息、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一系列组合工具,努力营造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