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应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探索粪污综合利用技术

22.04.2016  10:02
        4月19日参加农业部、省畜牧业绿色发展创建启动视频会议,感触很深,绿色发展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保护环境生态也是人民群众期望的重要举措。
        3月15日至3月29日,如皋市东陈镇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全镇330户年出栏50头生猪规模场进行了调查,主要是看建场时间、占地面积、畜舍面积、目前的栏存、是否泔水饲喂、是否有审批手续、土地性质、粪便清理方式、是否雨污分离、是否配套沼气处理设施、是否配套固液分离设施、场用蓄粪池体积、是否直排等。从调查汇总的情况看330户栏存生猪50296头,其中母猪859头,分别占全镇养殖量的63%、39%,养殖占地面积240亩,畜舍面积11.88万㎡,土地有审批手续的只有5家占1.5%,泔水饲喂的23户占6.9%,粪便干清的97户,水泡的174户。水冲的59户,雨污分离的114户占34.5%,有沼气处理设施的155户占47%,没有固液分离户数,共建有蓄粪池体积23244m³,直排户数75户占22.7%。
        从以上显示的数据,进一步进行了分析,目前该镇散养户渐渐萎缩,中小规模发展已成趋势。随着近年生猪价格的持续上扬,加之建筑行业的不景气,返乡就业人员选择养殖的不在少数,养殖户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没有考虑周边环境、设施设备的同时,搭建了临时猪舍,粪污的直排和雨污不分离的养殖户为数不少,给周边的农户和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面源污染将成为重点整治目标。2015年市委、市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快我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的意见》后,该镇制定了三年治理计划,建立了“七位一体”工作组,制定了长效管护机制。根据三年整治计划,该镇的口号是三年计划两年完成,全镇申报建立大田调节85个4585m³,农户蓄粪池109个4824m³,至目前全镇23个村已经全面开始了建设工程,争取4月底前全面竣工,迎接上级的验收。
        东陈镇是畜禽养殖大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蕴含着巨大潜力。目前该镇采用畜禽粪污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种养结合,用作肥料。包括自然堆肥,大棚式堆肥、生物发酵和干燥等方式。随着我国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有机肥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用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有一定的市场前景。但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作为资源化利用所占的比例极低,还需要加强引导。
        2、饲养动物,用作饲料。粪肥用于养殖蚯蚓、鱼等。直接饲喂存在太多的安全隐患,畜禽粪便是有害物质的潜在来源,含有病原微生物、化学兽药残留等,为防止畜禽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我认为不应将饲料作为发展方向。
        3、沼气工程,能源利用。我镇现有300多个规模养殖场中,已建沼气工程的占47%,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发展沼气工程,已成为解决农村用能、培育地力、防治农业污染、清洁生产的双赢之举。
        4、处理中心,生物处理。建立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每天中心派出吸粪车在全镇的养殖大村巡回收集畜禽粪便运回中心投入分离池,干粪被分离出来,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消毒等几个池子处理后可以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再经过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后就可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
        结合4月19日的视频会议精神和我市今年提出的控量提质的总体目标要求,觉得只有应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才能解决了养殖业排泄物处理难的问题,为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净化农村环境提供了生态安全保证。
作者:徐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