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润泽心灵,诵读伴随成长

25.09.2015  11:00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南京商业学校(原下关中专校)的阶梯教室,一群身着古装的学生,和着古朴的韵律,吟诵着千年的经典--《师说》。同学们绘声绘色、精彩纷呈。这是校“悦音”诵读社的同学们正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老师们庆祝教师节。

 

经典诵读 传承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经典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文化的回归是时代的强音。诵读中华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唤醒和培育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悦音”诵读社团是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组建的。旨在帮助学生对话经典、走近文化,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滋养与熏陶。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全方位地提升各方面素养。社团成为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和拓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

 

开展活动,丰富内涵

学生参加诵读社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期望能发掘自身的闪光点,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学校以“悦音”诵读社团运作为平台,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诵读社的指导教师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发声技巧的培训、表演形式的探讨等一些专题的研究学习,不断提高社团成员的学习兴趣和诵读水平。一部部文化经典,像一扇扇文明文化之窗,为学生打开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熏陶涵养着人的灵魂,令人久而不知其香,不觉化入其中。

学校还积极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如国旗下的讲话、经典诵读比赛、课本剧展示、情景剧表演等。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寓教于乐,把学生的共同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指导教师还带领学生参加了市级以上的多项活动,如: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江苏省文明风采大赛、南京市中小学情景剧比赛、南京市职业学校经典诵读比赛、南京市职业学校语文课本剧比赛等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诵读社的同学们,在鲜花灿烂的田野上,在群星闪烁的夜空中,追随诗的行迹;在濡湿氤氲的春日里,在温暖明朗的艳阳下,记录诗的过往。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

 

校园广播剧 喜获双金

今年学校参加了第三届南京市中小学校园广播剧展演活动。校园广播剧活动是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语委办开展的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南京市中小学校园广播剧展演活动已举办三届,参与学校多达百所。

今年四月以来,学校“悦音”诵读社和微电影社合作,参加了第三届南京市校园广播剧的展演活动。诵读社指导老师刘鹰创作完成了两个校园广播剧的剧本:《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和《向前 向前》。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改编自苏教版语文的同名课文,反映红军长征期间的故事。红三军团过草地时,部队断粮。为了解决部队断粮的燃眉之急,彭德怀将军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杀掉给战士们充饥。江苏省电台邀请学校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剧组参加了今年8月7日在国展中心举行的江苏广播少儿听众节开幕式展演活动。市语委办陈向京主任对学校广播剧《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向前 向前》的创作来源于学校女子龙舟队的真实素材, 叙述了女子龙舟队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困难,苦练技能,勇创佳绩的成长故事。指导教师刘鹰老师为了创作这个剧,多次到龙舟队的集训基地采访。剧本数易其稿,从初稿到定稿修改了十多遍。学校的不少老师和学生,在暑期冒着酷暑参与了广播剧的演出和录制。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第三届南京市中小学校园广播剧展演活动,经多位专家评审,学校参赛的两个作品不负众望,获得中学组金奖。中学组共有三个金奖,商业学校包揽了两金,并且是第一、二名。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校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他们收获更多成功、更多自信、更多幸福。

经典润泽心灵,诵读伴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