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号线补植月底完工 太平北路的水杉回归

13.03.2015  14:33

  

  昔日太平北路的“水杉大道” 资料图片

  

  鸡鸣寺公交站至地铁四号线浮桥站一带以前是光秃秃的,现在也种上了水杉    赵杰 摄

  2011年为给地铁“让路”,三号线城中段13个站点、1031株行道树被迫“搬家”。南京市民钟爱的法桐被移走200株左右。昨天是植树节。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地铁三号线沿线树种补植将于3月底完工。其中,当年移树较密集的太平北路补植70株水杉,共计补植约300株乔木。其他站点也正在补种。

  沿线补植3月底完工

  将栽一千多株树木

  三月,落叶树种还在“休眠”,是适宜补植的季节。现代快报记者获悉,随着地铁三号线的逐步完工,各站点在抓紧时间补植,预计本月底完工。其中,移树较密集的太平北路,去年3月开始出新改造,此后一直在补植,近日又补种了最后48株水杉,“水杉大道”绿化工程全面结束。

  穿越主城的三号线共29个站点。2011年9月,根据相关审批公告,主城区13个站点涉及移树1031株,其中市政府站移树289株,浮桥站移树142株,其余11个站点移走600株行道树。市园林局园林绿化处处长李铭说,此次补植数量仍在进一步统计,“但只多不少,还将增设一些园林小品和游园绿地。

  太平北路补植水杉70株

  “水杉大道”将重现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首先来到地铁三号线夫子庙站,沿线是20多株裹着草绳的法桐幼苗;南林大新庄站点旁紧挨着一处两千平方米的绿地,工作人员正在栽植法桐、海棠、美人梅等树木。预计将于3月20日完成。

  从中山东路进入太平北路。大行宫站路两侧的法桐幼苗,是去年夏天补植的。法桐主要分布在这条路的南北两端,中段全线1.5公里的距离,基本每隔6米种一株水杉或榔榆。“原先300多株行道树,现在补齐约400株。”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鸡鸣寺公交站至地铁四号线浮桥站一带以前是光秃秃的,现在也种上了水杉,所以数量比原先多。记者看到,春节后补植的48株水杉高约7米,胸径在15厘米左右,树龄8年,周围有木架支撑。沿着太平北路一路向北,有合欢、香樟、广玉兰、银杏等乔木零星点缀。红色的塑胶步道在慢行道上蜿蜒,看起来很美。工作人员介绍,还将加装一些民国范的路灯,打造珍珠河堤的跳舞台。目前这条路的绿化补植已经结束。据统计,补植各类乔木共300株,其中法桐151株、水杉70株、榔榆45株。

  几点追问

  1.部分路段为何仍光秃秃?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太平北路上的部分路段还是有缺株现象。工作人员解释,这是由于地下工程有很多管线,难以挖树坑。还有些地方距离建筑物太近,工程机械靠近,会损坏已种好的苗木。

  2.地铁施工是否对行道树造成影响?

  地铁移树牵挂人心,没移走的树木情况如何?昨天,一名一直关注地铁沿线树木的专家说,以北京西路的银杏为例,几株靠近地铁施工现场的树叶一直发黄,“挂吊瓶”也作用不大。靠近南京大学的两株,也许是地铁挖的根基太深,长势一直不好。而距地铁太近的树,长势普遍不好。

  3.移走的树木,命运如何?

  从2006年修建地铁二号线开始,众多法桐被迫“搬家”;2011年,地铁三号线开工建设,1031株树被迁移出主城;还有为地铁四号线、十号线迁移的树……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南京因城市建设被迫移植的树超过两万株。现代快报记者曾去郊外探访过移走的树木,有的仅存树根。很多民国大树,因为移植晚景凄凉。

  一名园林专家告诉过记者,移植的树木有三种命运:回苗圃基地“养老”、迁至其他道路继续“站岗”、被少数高校接收。而前两种情况,基本是养护单位勉强接收,“毕竟,养护移植的大树,成活率低又费钱。

  4.地铁四号线何时进行补植?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地铁四号线将于年底完工,最快今年冬季开始补植。最让市民挂念的还是银杏,位于北京西路上,当年共67株“搬家”。记者从地铁建设部门获悉,预计明年春,将补种67棵银杏。

  据了解,“补绿”的同时,会对绿化进行相应提升和优化,甚至“增绿”,以地铁四号线云南路站、鼓楼站、九华山站、锁金村站、花园路站5个站为例 ,受地铁建设影响的站点及周边现有绿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完工后,绿地面积将达到19500平方米,5站点共将恢复386棵行道树。(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