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纹眉纹身打耳洞也可能感染丙肝

21.03.2016  11:05

  扬子晚报网3月20日讯(记者 胡林)中国约有超过10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丙肝可以治愈,在中国当前,长效干扰素注射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是最常规治疗丙肝方案,但治愈率也仅为44%至70%,而且毒副作用大、疗程长,并且相当比例的患者,如严重肾病、严重肝硬化患者不适合使用,或无法耐受干扰素。因此提前预防、避免被感染是很重要的措施,鼓楼医院副院长吴超表示,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纹眉纹身,或者打耳洞,这些“爱美”的行为往往可能增加了感染丙肝的几率。

   二三十年后才查出患丙肝

  吴超表示,丙肝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肠道外传播的一种肝病,是具有传染性的,丙肝发病极其隐匿,症状不明显,而且目前尚无针对丙肝病毒的疫苗。老百姓对丙肝防治的认知度很低。根据中国肝炎防控基金会今年进行的一项公众调查显示,只有38%的人听说过丙肝,远远低于对甲肝(91%)和乙肝(95%)的知晓度。并且根据2015年最新的一项医生调研中,76%的受访者认为病人对丙肝认识不够或错误,是丙肝诊治中明显的障碍。

  “丙肝是一种慢性疾病,平常患者根本没有明显的征兆,很多患者都是二三十年后因为其它疾病才查出来的,到那时候发现其实已经很晚了,对于丙肝的治疗很不利,而且很多患者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吴超介绍说,感染丙肝病毒后,约75%—85%的患者演变为慢性丙肝,而慢性丙肝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治疗,有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患者中,约3%—10%可演变为肝细胞癌。

   一些爱美行为也会感染丙肝

  那么丙肝通过什么途径传染?吴超解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随着筛查方法的改善,此传播方式已得到明显控制。另外,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也是比较常见途径。还有就是性传播、母婴传播,一般母亲为丙肝感染者的婴儿,感染丙肝的几率约10%。

  “还有一些途径被大家所忽视,比如像现在很多年轻人爱美,喜欢到一些非正规场所纹眉、纹身、打耳洞,这些场所消毒不符合卫生规定,也会造成丙肝传染。”他还表示,就连清毒操作不严格的拔牙、扦脚等也可能感染丙肝,因为常见的酒精消毒是无法杀死病毒的,病毒对酒精具有耐受性,只有超过10分钟以上100度高温的加热消毒或者使用专门的病毒消毒剂才能杀死传染性疾病的病毒。

  吴超提醒广大市民,要加强对献血员和器官移植供者的抗-HCV筛查,要使用单次性医疗用具,要降低性传播的危险性,还要讲究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卫生用品。如果担心自己患有丙肝,或者患者已经知道自己有丙肝的话,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丙肝病毒定量、影像学等,这些检查缺一不可,应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