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门纪念馆新增120余件文物史料

14.12.2017  14:49

        新华网南京12月13日电(戚轩瑜/文 唐杨/图)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以史为鉴 警示未来”——2017年文物史料捐赠仪式,获赠来自日本、德国、中国沈阳、南京、台湾等地人士捐赠文物史料120余件。

        在80年前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等国际友人在南京创建安全区,保护与救助了20多万南京难民。今天,约翰•拉贝的曾外孙——克里斯托弗•拉贝向纪念馆捐赠了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使用过的官印、钢印等一批珍贵实物。

        捐赠现场, 日本圆光寺住持大东仁介绍了此次向纪念馆捐赠的11件物品。据悉,自2005年12月起,他开始受纪念馆的委托在日本搜集相关证物,先后为纪念馆征集文物 1200余件。另一位日本友人,日本云祥司住持一户彰晃也介绍了他此次捐赠的物品——3枚上海派遣军纪念币。一户彰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多次来宁参加和平法会,并在日本广泛搜集并向纪念馆捐赠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证物。

        此外,南京审判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之子石南阳,协同他的姐姐、妹妹和儿子向纪念馆捐赠石美瑜先生的官印等物品,其中一枚印章是石美瑜在南京审判日本战犯死刑判决书底稿上使用的印章。

        美籍华人鲁照宁此行是第14次来馆捐赠文物史料。在这次他捐赠的物品中,由上海密勒斯评论报编印的《JAPAN’S WAR IN CHINA》(日本在中国的战争)的合订本较为少见,以每日大事记的形式记录了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9年12月底的日本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抵抗,其中记载了日本在中国轰炸南京、中国守军保卫南京的战斗、“帕奈”号事件、南京沦陷以及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等内容。另外,他捐赠的1938年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发行的《日本的侵略与世界舆论》书籍,记录了1938年9月16日中国大使顾维钧在会议上的发言以及九国代表的发言,其中涉及日军在中国使用毒气等内容。

        美籍华人画家唐麗娜带来的捐赠物品为一幅油画,画中描绘了南京城被攻陷后人们的悲惨生活。南京保卫战战迹寻研团团长张定胜此次捐赠的物品包括铁丝网、迫击炮引信、弹壳、地雷引线等物品,均是在南京紫金山现场发现,为南京保卫战紫金山战斗的珍贵遗物。沈阳收藏家张广胜也带来捐赠物品30余件,包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使用的啤酒瓶、手雷、弹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