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荐“新年第一书”已加印7次

26.01.2015  19:51

      不到10万字,却高度浓缩了人类文明史——这本由美国知名学者威尔·杜兰特夫妇所著的《历史的教训》的中文版,成了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推介的“新年第一书”。而这样的一本“小书”在线上线下都掀起了热潮:出版方已安排7个批次累计加印超过20万册(截至1月23日)。即便如此,在北京、山西、山东、浙江等地书店,该书仍在不断补货,在网络渠道同样反响强烈。

      据了解,《历史的教训》中文版由新华文轩北京出版中心(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策划,中国方正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联合出版。作者在全书13个章节中,并未纠缠于具体的时代或历史事件,而是条分缕析地与读者探讨地理条件、经济状况、人类本性、政府、道德等与历史的关联,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中纪委官网在推荐这本书时写道:“这是一本值得人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的作品。”“这本书能这样热销,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有了中纪委的权威推荐,二是因为此书本身的历史厚重性与题材及内容上的稀缺性。”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新华文轩北京出版中心总经理张政这样分析该书热销的原因。

      在首都博物馆馆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郭小凌看来,全书试图通过对人类各种历史问题的讨论与个人的结论性认识,提供一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启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在评价此书时则认为,这本书提醒人们应当重视从广阔的历史、世界以及多学科视角看待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以及很多具体现象,其中包括腐败和反腐败,非常值得人们仔细研读并展开深入思考。

      张政认为,该书能受到中纪委青睐,是因为杜兰特夫妇在历经广阔时空和多学科考察后,在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正如人类文明(特别是在工业文明以后)呈现出明显进步的趋势那样,人类在反腐败上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而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强调的,反腐败具有长期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及应重视从人类文明史视角来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观点高度一致。两者在一起,也就有了共振。

      如此好书,在文稿内容上的具体工作自然容不得半点马虎。据介绍,此前新华文轩已从台湾引进了该书中文版权,但在大陆出版发行时,直接采用了台湾学者的译本,和大陆读者的语言习惯有些不符。此次中国方正出版社联系新华文轩策划出版该书的新版本,并请大陆翻译家重新翻译。资深翻译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倪玉平花费了6个月时间对不长的文字进行精细打磨。据中国方正出版社编辑部主任陈学军介绍,由于此书出版的重大意义及责任,他们不仅不敢省半分力气,还多下功夫,特地请来《邓小平时代》一书的译者冯克利及历史学者晏绍详进行全书的审校把关工作,力求在编校质量上臻于完美。

      张政告诉记者,全书的翻译、审校等内容层面上的工作完成后,在后期营销环节上,新华文轩几乎调动了在营销渠道上的所有优势。文轩中盘事业部、文轩在线、文轩网天猫旗舰店以及新华文轩在四川省内的各大实体零售商都在第一时间被调动起来,加上四川省委和新华文轩高层也为之做了大量的布置工作,使该书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销售佳绩。“我们的目标是加印量最终能破百万册。”张政对此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