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通缉令发布满月 检方走访嫌犯亲属实施劝返

25.05.2015  16:04

  4月22日,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100名涉嫌犯罪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

  通缉令发布后第三天,在公安部指挥下,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追逃办和公安、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将公开曝光的百名逃犯之一戴学民缉捕归案。此后,潜逃新加坡4年之久的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原股长李华波5月9日被遣返回国。他也是公开曝光百名外逃人员后遣返的重要案犯。

  除了两名逃犯的落网,一个月以来,省一级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外逃的布防与追逃举措也密集出台。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成立了省一级追逃办,部署多项追逃与防逃举措。

  对内协调

  三省市追逃办协调公安、检察机关

  成功缉捕“红通”上榜人员

  红色通缉令百人名单公布已满一个月。这段时间以来,除了两名逃犯落网,省一级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外逃的布防与追逃举措也密集出台。

  省级追逃追赃协调机制更强调对内协调,特别是外逃案件调查基础性工作和防逃工作。

  一位地方纪委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省追逃办获取的外逃人员信息,主要依靠公安机关。在追逃过程中,公安、组织部、法院、检察院等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省一级追逃办主要是“配合行动”,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

  4月25日,在公安部指挥下,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追逃办和公安、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将公开曝光的百名逃犯之一戴学民缉捕归案,这是公布百名外逃人员后的首个落网人员。戴学民涉嫌贪污1100万元,于2001年潜逃出境,近期改换身份持外国护照潜回国内。公安、检察机关发现线索后,及时开展缉捕工作,将其缉拿归案。

  红色通缉令发布后,省追逃办“建立多部门协同办案制度”并不鲜见。

  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统一部署任务,形成协同配合;湖南省打破条块分割,建立经常性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在重大个案案件线索移送、跟踪督办、信息查询、案件移交、结果反馈等工作中实现“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