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与加工肉制品被列致癌物引质疑 畜产品专家称以偏概全过于武断

30.10.2015  21:52

  中国江苏网10月30日讯(记者 郭蓓 通讯员 天颖)26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将培根、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将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这一消息发布后,引发公众高度关注:北美肉类协会主席Barry Carpenter称,世界卫生组织的表决过于武断、危言耸听,澳大利亚农业部长Barnaby Joyce则认为,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做法,人类将回到穴居社会。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今天在宁就世卫组织发布的报告提出质疑,同时也给予建议。

  观点:将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缺乏充分证据、以偏概全,建议撤销。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这次报告主要是参考对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结果,现有的动物实验证据不充分,更缺乏严谨的人体实验研究。现有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以过量摄入为前提,与常规摄入水平不符,即便如此,也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癌症与食用红肉和加工肉有关。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已患病人群,其真实病因并不清楚,仅通过历史回顾记录饮食,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应受到质疑。

  近三十年来肉品科技快速发展,肉类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肉制品中有害物含量。因为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极少量有害物,世界卫生组织错误地将所有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不符合逻辑。

  观点:世界卫生组织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是不负责任的,建议撤销。 依据:人的食物摄入是自主选择而非定量供应。世卫组织报告的前提是每天都过量摄入肉食品,但事实上并非每天过量。因此,从膳食角度而言,均衡饮食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报告提到,红肉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是平衡人类膳食的重要营养源。膳食中长期缺乏红肉类食品,可能导致某些必需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的缺乏症,引发健康问题。红肉的营养价值不可因可能的负面效应而被忽视。

  红肉消费在欧美发达国家占膳食比例高,但在亚非洲等欠发达地区消费比并不高。另一方面,据统计,当前结直肠癌患病率约为万分之五,而真正由于过量吃红肉引起致癌的概率会更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过分放大了吃红肉与癌症的关系,显然是错误的。

  建议:加强肉品安全控制提速肉类走上“绿色之路”

  加强肉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肉类行业应加强对肉类食品中潜在危害的识别和评价研究、检测方法、变化规律和控制技术研究。同时加快肉类绿色制造技术研发与应用,控制肉中有害物形成,降低或消除潜在风险。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