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阅兵解放军礼宾帽扬州造 曾改十多次堪称“最严标准”

13.05.2015  19:57

扬州造军帽。庄文斌摄

头戴扬州造军帽的三军仪仗队方阵行进在红场阅兵式上。新华社发

  核心提示

  中国江苏网5月13日讯 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上,由102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身着新式礼宾服,伴着《喀秋莎》乐曲,英姿勃发,成为红场阅兵中最大的亮点,引发各界高度赞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人的礼兵帽全部由扬州英迈杰服饰有限公司制造,英挺的军帽为中国军人增色不少。

  三军仪仗队礼兵帽全是扬州制造

  昨天,记者获悉,扬州英迈杰服饰有限公司凭借业内领先的面料和服装设计制作工艺,参与了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新式军帽的制作工作。董事长沈志恒介绍,去年5月,英迈杰被确定为2014式解放军仪仗队换装的礼兵帽独家生产商。“接到这个任务时,我们还在浙江出差,连夜赶回扬州。调用精兵强将,历时两个月完成这项生产任务。

  英迈杰是邗江区瓜洲镇的一家民营企业,已为我国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生产了多年的大檐帽。事实上,这并不是英迈杰首次制作军帽。2005年,英迈杰制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顶女军官帽。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换发了07式新军服,其中,女军官首次配装的卷檐帽就由英迈杰独家设计、生产。目前,公司已成为我军军帽定点生产单位之一。

  确保舒适度,选用最轻材质制作

  沈志恒介绍,2014式礼兵帽增加了帽顶翘度和帽瓦高度,帽墙颜色为军种服装颜色,帽饰带由双根麻花式改为单根辫式。“由于是仪仗队使用,在确保质量、美观的前提下,舒适度是最大的考虑因素。”沈志恒说,仪仗队需要长时间站立,因此礼兵帽的重量必须减轻,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军人们不吃力。

  “在选料、制作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质量,而成本没有考虑。”沈志恒说,研发途中,他们几乎找遍了市场,最终找到一款最适合的礼兵帽材料。“找到适合的材料后,反复开模制作,进行打样、改进、再打样,两个月内几乎每天都在加班。”沈志恒说。

  “最困难的是帽檐花的制作。”沈志恒说,帽檐花全部采用手工缝制,一顶帽子的帽檐花需要一个工人花费两天制作。

  修改十多次,堪称“最严标准

  军装代表着军队形象和国家“名片”,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有着严格的标准。

  “我们每一道流水线都有一个检验员,在此基础上还有分检、总检。”沈志恒介绍,每顶礼兵帽都要经过“CAD制图—分规格制版—选料—复合—裁剪—压衬—缝制—整烫—包装—出厂”等十个严格的加工环节,其间在“整烫”、“包装”、“出厂”前要经过三道严格质检。流水下线的合格率可达到98%以上,军品出厂合格率要绝对保证100%。

  英迈杰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根龙曾经带着生产好的礼兵帽四次送往北京,进行检验。“材料选好后,就要进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看是否适合长时间佩戴。”王根龙说,此外,在制作完一版后,还要给仪仗队代表试戴体验,并提出修改建议,“前后修改了有十多次,就为了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目前,英迈杰服饰有限公司正在加班加点完成新的军帽生产任务,忙碌的同时,沈志恒也不忘抽空看了红场阅兵实况。“直播没赶上,特地看了重播。看到中国仪仗队走出来,戴着我们生产的帽子,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形象,别提多光荣了。”沈志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