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四军:红星照耀国统区心脏

15.07.2016  02:44

   走进红馆看共产党人 ——纪念建党95周年

  6月28日上午,霏霏小雨中,一批批参观者走进位于如皋城东的红十四军公园。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就位于公园的中央,入口处巨大的红色五角星分外醒目。

  纪念馆大厅内,来自如皋经济开发区机关第一党总支的30多名党员在这里举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面向庄严的党旗和肃穆的烈士雕像重温入党誓词。

  “已来过多次,每来一次都会有新的触动。”前来参加活动的党员朱建和表示,“重温历史,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如今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倍加感念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1930年4月3日,经党中央和江苏省委批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如皋西南乡贲家巷宣告成立。这是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统治心脏地区江苏境内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也是江苏境内唯一列入中央红军序列的正规军。红十四军成立后,转战通海如泰地区,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横戈跃马,进行大小战斗近百次,形成了以如皋为中心的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红星照耀,星火燎原,让国民党政府如坐针毡,派出重兵进行镇压。在英勇奋战了半年之后,红十四军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被打散。但撒播的革命火种,却为后来新四军东进和苏中七战七捷打下坚实基础,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革命力量。

  如皋人民一直没有忘记红十四军的英雄们。80多年后,气势恢宏的红十四军公园在这里拔地而起。2011年6月9日,建筑面积达7860平方米、由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隆重开馆。

  走进红十四军纪念馆,80多年前的风云岁月一幕幕呈现眼前。“江海曙光、长夜惊雷、斩木举义、军旗如画、革故鼎新、金戈铁马、碧血丹心、野火春风”八个展厅依次排列,1300多幅画,700多件实物资料,20多处场景复原以及多处声光电场景,生动展现了红十四军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历史场景。

  “这是当年何昆军长率部攻打老户庄的复原场景,手持机关枪、倚在草堆上射击的这个人就是何昆军长。”在纪念馆二楼的“金戈铁马”展厅内,讲解员贾小敏正在为来自南通的一个50多人的团队进行讲解。参观者中,有的拿起手机拍摄,有的在本子上认真记录。

  1930年4月16日,在第一任军长何昆的率领下,红十四军分成三路向老户庄发起进攻。如皋县委组织赤卫队和农民群众数千人,支援红军作战。为掩护队伍冲锋,何昆登上二大队队长张爱萍的肩膀,倚着草堆用机枪猛扫敌人。敌人的火力被压住了,战士们奋力冲向敌人,可是何昆军长却左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2岁。

  沈良奎烈士用过的小方凳、地下工作者孟士休烈士传递情报用过的礼品盒、红十四军白蒲赤卫队战士金汇池用过的床单……纪念馆内,陈列着不少烈士遗物,前来参观的如皋市民郑旭十分感慨:“当年的红十四军将领,大多在20多岁。他们在当年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以红十四军纪念馆为中心,如皋市建起占地近300亩的红十四军公园。公园内花木扶疏,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是市民休憩健身的好去处。“我们不仅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还开辟了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培训拓展基地,对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进行场景模拟,让青少年重走长征路,寓革命传统教育于拓展训练之中。”纪念馆馆长陈永华告诉记者,这里已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学习实践基地、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示范点,开馆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近300万人次。

  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纪念馆内,一个由历史图片营造的“时光隧道”,带着人们走过如皋自1940年代至2010年代的发展历程。永不褪色的红十四军精神,犹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如皋儿女不断前行。今天的如皋,正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26强、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0强”的骄人姿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进。

  本报记者 陈明 本报通讯员 马志刚 配图 陈明 摄

原标题:

编辑: 金勇、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