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奖”,打造文化创意高地

18.08.2015  13:27

  征集作品16619件40岁以下参赛者超八成

  新华报业网讯 由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台办、省工商局等9部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在举行。大赛自4月10日启动以来,参赛报名踊跃,至7月30日,共收到参赛作品16619件,大大超出去年首届参赛作品的7000多件,八成以上参赛者年龄都在40岁以下。创意改变生活,设计成就未来,“紫金奖”文创大赛正在成为我省一项品牌赛事,为打造文化创意高地搭建平台。

  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商品包装,到针对特定人群的概念化设计;从极具中国风的文房用品,到携带便利、充满着现代感的日用品;从小巧精致的首饰,到创新利用街道空间……本届“紫金奖”的参赛作品可谓让人眼花缭乱。大赛评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琦指出,从过去单纯的通过文化说故事,到运用互联网技术介入实际生活,本届大赛反映和顺应了这一文化创意的趋势,“从表现方式来讲,所有参赛作品都是基于最新的互联网技术,说明设计师有社会敏感性。”陈琦欣慰地表示,20-40岁的参赛者占81%,他们大多数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有创业激情,也是未来的消费主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本着“好创意一个不错过”的理念,“紫金奖”大赛今年5月首次到台湾推广,最终有485件台湾文创界的作品参赛。“近年来,苏台文创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我们关注了去年的‘紫金奖’大赛,也看到了这次来台湾展览的作品设计都非常棒。”台北市文化教育交流发展协会执行长刘志旋认为,参加“紫金奖”,有利于加强台湾与内地设计界的切磋交流。

  不仅如此,“紫金奖”作品征集版图越来越全球化,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伊拉克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作品参赛。

  作为一项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赛事,“紫金奖”也在不断丰富内涵。除首届就有的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本届大赛新增的两项专项赛事是公益广告创意设计与民间工艺与时装设计。“公益广告是为了弘扬社会正能量,收到了近5000件参赛作品,这么多年轻人参与,我们的初衷已经达到了,因为创意过程本身就是教育过程。”大赛秘书长王明珠介绍,增设民间工艺与时装设计,主要考虑到我省文创特色及优势设计行业。

  “好的创意不能仅仅停留在创意阶段,更要转化为产品,把设计的生产力真正解放出来运用到生活上面。”陈琦的观点,代表了大赛评委的普遍看法。据悉,省版权局承办了大赛入围作品版权登记工作,为参赛作品建立版权数据库;省文化产权交易所也组建江苏创意设计版权银行,做好版权作品上线交易;省经信委、各市委宣传部组织企业发布产品创意研发需求;省发改委组织相关产业投资基金、风投基金、种子基金,依托省广电总台创意创业孵化平台等载体,打造众创空间,推动大赛优秀项目落地孵化;扬子晚报举办系列创意市集,推进优秀参赛作品走向市场……

  目前“紫金奖”正处于初评阶段。“专业设计人员和非专业的人,都应该共同参与评判,这样不仅能增加设计的认知度,也能更好地让普通人了解,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推动江苏的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评委之一,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过伟敏就提出,希望好的作品可以在商场展览。大赛组委会表示,不仅所有作品将结集成册出版,还将举行优秀作品进社区、进商场等活动,10月中下旬还将举办创业设计大展和高端论坛,将“紫金奖”赛事推到更深更广更高的层面。

  “让创意找到市场,让企业发现商机,让百姓亲近艺术,这是本次大赛的目的所在。‘紫金奖’正在成为一项品牌赛事,以此为纽带,将汇聚创意设计资源,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搭建交流协作平台,促进创意成果转化,营造创意创新氛围。”大赛组委会执行主席梁勇说,“希望通过本次比赛,能充分发挥文化创意设计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江苏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打造江苏的文化创意高地。”本报实习生张杨

  本报记者徐宛芝

  创意掌舵梦想启航

  征集作品多达1.6万件,40岁以下参赛者超八成,征件版图涵盖国内31个省市区及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近20个国家地区……第二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创意的多彩绚烂,创业的激情澎湃,创新的青春活力。

  作为唯一列入2015年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的活动类工作项目,第二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再次彰显江苏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它以“让创意找到市场,让企业发现商机,让百姓亲近艺术”为目的,在首届“紫金奖”文创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落实相关政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是江苏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开启“互联网+”时代的新引擎。同时,秉承《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紫金奖”文创大赛是江苏率先创办的综合性文化创意赛事活动,带有鲜明的“创新”色彩。

  在6月召开的全省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上,省委书记罗志军强调:“发挥文化的创新创意创造作用是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紫金奖”文创大赛本着“好创意一个不错过”的理念,在创意转化方面做足功课:无论“运用互联网技术介入实际生活”的创意引导,还是为保护原创而树立法律“篱笆”;无论版权数据库的贴心服务,还是创意创业孵化平台的悉心搭建……我们相信,“紫金奖”文创大赛将充分发挥文化创意设计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江苏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这里,个人的创业梦想将得以启航,江苏的经济梦想将得以腾飞。

  开放是文化发展的活力源泉。作为2015年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紫金奖”文创大赛须继续坚持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积极开展与外界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这不仅对推动江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把江苏打造成创意高地、建设创新强省的应有之义。

  颜云霞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