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ATM业务的“紧箍咒”不是“万能药”

09.10.2016  15:06
  长假刚过,针对防电信诈骗方式再次升级。央视发布通知称,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可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行内异地转账三个月后免费,以及全面推进账户实名制管理。结合之前宣布的,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ATM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的消息。已经有专家乐观的称,这些针对银行自助柜员机(ATM机)的政策“紧箍咒”可基本杜绝相关电信诈骗。然而,警方遇到的实际案例要更复杂的多。 一、24小时的黄金时间能不能发现被骗,这是个问题 ATM延迟到账,和24小时撤回这类措施的目的,是要给受骗人报案、公安机关和银行阻截资金留出24小时的“黄金时间”。要让这一“黄金时间”真正成为黄金,最重要的,是需要受骗人的醒悟。然而,一天的时间,受骗人能否知道自己受骗了,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李教授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后,就落入了犯罪分子设下的连环局中,当天在某银行的ATM机上进行了转账操作,然而独居的她一直没有对自己被诈骗的行为有所警觉,直到三天后,和女儿一次日常的通话后,才发现被骗; 二、诈骗行为转为网银、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实施 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更多的人已经是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渠道转账,当ATM转账有了防范措施,骗子们必然“另辟蹊径”,比如要求受害人通过网银转账。事实也证明,电信诈骗通过网络渠道转账的笔数和交易量正在大幅攀升。市民刘女士急匆匆的来到银行找工作人员,称自己收到储蓄卡里的30000元被取走的短信,但银行卡一直在自己身上。工作人员帮刘女士查询交易明细,的确显示刘女士卡转出30000元。原来,她之前接到一个电话,称自己的账户有问题,需要核对网银的U盾密码和口令,刘女士未加防范,就配合这个诈骗电话,对自己的网银做了修改密码的操作并提供给了诈骗分子; 三、针对ATM机本身的其他手段不能忽视 近来,发生多起犯罪分子利用持卡人不熟悉ATM机英文版界面的弱点,用各种借口迷惑持卡人在ATM机上向犯罪分子账号进行转账操作。李先生全家美国自由行,回来后收到了一条短信,称某某银行推出回国后申请退税简易流程,只需拨打400开头的电话进行税款确认即可立即办理成功。李先生拨打该号码后,不法分子引诱其通过ATM机英文界面进行操作,输入所谓口头告知的“验证码”(实际上是转账金额)后,李先生的账户资金不翼而飞;在ATM机上动手脚,假装摄像头。读卡器等等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一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客户在本网点的一个银行自助ATM机取款时发觉异常,要求警方处置,在现场民警在该银行一台ATM机上发现一套设备。经过现场查看,这台ATM机外加设备并不是银行安装,应该是用来盗取客户银行卡信息的采集装置。 所以,针对ATM机的各种措施不可高估,对于复杂的电信诈骗犯罪来说,这些政策“紧箍咒”可不是防范的“万能药”。使用网银等金融工具怎样才能不被骗?警方提示: 1、“不要相信陌生人”。若要使用网银,须一律通过官方网址登录网银,不在其他任何网站上输入网银登录信息;不向任何人透露网上银行用户名、密码等认证信息;不要向陌生人转账;开户时不要预留陌生人的手机号码。 2、“牢记网银支付官方地址”。提醒广大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查看网站的数字证书信息,以判断是否为银行官网。不要轻信通过短信、即时通讯工具、搜索引擎等途经获取的任何其他网银网址,即使该网址名称与官方类似、网页内容与官方网雷同,也不能在其上操作网银。 3、“打个电话核实一下”。在接到内容可疑的短信后,不能仅凭发送号码判断真假,也不能轻信短信中提供的电话、网址等信息,一时无法判别的,应直接拨打银行客服热线,查证相关信息的真伪。如确定收到了诈骗短信,可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