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要“会吃”水果 两餐之间最佳选择低糖很重要

03.07.2015  18:10

  中国江苏网7月3日讯(记者 郭蓓 通讯员 钱钰玲)不敢吃水果是很多糖尿病人陷入的一个误区,害怕水果中的糖分会让血糖升高。其实,患者“封杀”水果是完全没必要的,关键在于“会吃”。但糖尿病人吃水果也不是毫无禁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陆青松营养师教你如何吃对水果。

  享用水果的前提是血糖稳定

  陆青松说,医生在教育糖尿病患者的时候,经常告诉患者水果不是“怪兽”,只要正确搭配反而有益。糖尿病人吃水果的必备前提是血糖基本控制,病情稳定,不会频繁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那如何判断?陆青松指出,患者可去医院咨询内分泌科医生,做个检查。一般来说,年轻人空腹血糖<6,餐后2小时血糖<8,糖化血红蛋白<6.5%;中老年人的指标可以放宽一些,空腹血糖<7.8,餐后2小时血糖<10,糖化血红蛋白<7.5%。

  选择低糖水果

  既然糖尿病人也能吃水果,那么疑问来了:吃哪些水果?陆青松指出,糖尿病人应选用含糖量低于10%的水果。

  一般来说,水分越多的水果糖分越低,比如每100克西瓜所含水分超过90%,但糖分只有5.5克。因此,糖分多少不是凭舌头能品尝出来的,“你觉得西瓜甜,但其实它含糖分很少。”柠檬、杨梅、草莓、芒果、梨、哈密瓜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具体选用水果时,可请营养师帮忙推荐。

  两餐之间吃最好

  糖尿病人吃水果的时间也有讲究,不是拿来就吃,想吃就吃的。陆青松建议两餐间吃,早中餐间或中晚餐间都可以,一般早餐或中餐后2小时。因为餐后马上吃水果或吃完水果就吃饭会导致一次性摄入过多能量,餐后血糖升高,加重胰腺的负担。

  吃了水果就要扣主食

  糖尿病人吃水果是有“代价”的,水果不是加餐,而要扣掉部分主食来保证全天摄入能量的平衡。每天食用的水果量应控制在200克(4两)以内,主食要相应地扣除25克(半两),且要在吃水果前的那顿饭中扣除。具体操作时,还要根据水果每100克提供的能量来换算。

  干果果脯最好别吃

  吃水果最好选择新鲜的,像蜜枣、柿饼、葡萄干、桂圆、话梅这些干果零食以及五花八门的果脯最好别吃。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添加剂,且糖分较高,普通人要少吃,糖尿病人更不能亲近了。

  拿蔬菜当水果

  有些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菜瓜口感与水果相似,同样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含糖量很低,非常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就拿黄瓜来说,同等重量的黄瓜含糖量仅为苹果的1/3,吃700克(1斤4两)黄瓜菜相当于吃200克(4两)苹果。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