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印章, 不容忽视的小众收藏

27.02.2016  11:02

 

 

 

记者最近走访发现,我市部分藏友开始对印章收藏感兴趣,几位资深藏友不约而同在网上或古玩市场收了一批印章。印章,慢慢走入收藏领域。

 

据了解,在艺术品市场上,西泠印社、北京匡时等一些老牌拍卖行虽然很早就在国内开创了印章的拍卖专场,但作为一个新的市场板块,印章并不像其他艺术品一样受到藏家的重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书画、陶瓷和玉器等其他主流拍品都遭遇量价齐跌的寒冬期,印章的市场表现却始终非常稳定,尽管其成交价格和规模远远不及同在一个文化范畴的中国书画,但随着藏家的认识和认可不断加深,其前景和势头也在不断扩增。

 

收藏前先搞清印材产地

 

那么,啥样的印章才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资深藏家季先生表示,一枚收藏价值较高的印章,往往是印材、工雕和篆刻艺术三者兼备或者其中某方面特别突出。

 

单从印材来说,印章收藏要搞清印材产地,现在新石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四大名石仍是重点,四大名石里的高档石材更是重中之重。再就是要结合质地、色相、形态、奇巧四个方面来分析考量。

 

季先生介绍,质地是印石最本质的品性,其与产石之坑口有关。首先要莹澈,就是指印材的透明度。全透明的称为晶,半透明的称为冻;其次要通灵,就是要纯净、纯粹、无瑕、不砂、不裂,换句话说,就是给印石的“健康状况”打分;再次是凝腻,就是印石的光洁度,以脂泽丰润、手感光滑为佳;最后讲究匀密,就是均匀结密,这是对印石内部结构、密度的要求。

 

此外,印材的颜色要纯正、鲜浓、明艳,越亮越佳;形态以高、大、方、正为优,反之就差。

 

背后价值才是收藏根本

 

我市另一位藏友张先生从2012年起就开始收藏印章,他告诉记者,印章被关注的原因除了印材的因素外,其背后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意识也是体现收藏价值的一个方面。在古印中,所能见到的姓氏演变,往往可以给民族学、姓氏学,甚至家族学、谱牒学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通过印章作品中的篆刻风格,可以窥见各个时期篆刻美学的演化,反映各时期美学的观点。

 

从印面来说,印章以其特殊的制作方法,结合了笔与刀的特质而成为魅力自备的艺术形式。通过章法、篆法、刀法来表现出艺术趣味,融入了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艺术理念。

 

边款艺术如绘画之题款一样,一印之成,刻于印侧的说明文字,体有真、草、隶、篆之别,款有单款、双款、短语、长跋之设,并记以年月、创作地点,抒发印中之未发,把印面的艺术思想通过边款形式加以延续,从中悉见作者的思想感情、境界高度、艺术观念。

 

一方绝美的印章,除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之外,其经济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朝代的更迭,时光的流逝,藏家的传递,名人的呵护,它的自身价值也很直接地用价格说明了它的珍稀、唯一、不可再创。

 

走系统的特色收藏之路

 

作为艺术收藏品的印章,融合了多种价值。也因此,它有真品、精品和全品之分。正常来说,如是名家篆刻的珍稀印章,留存越少价格就高,名气越大价格越高,特别是开宗立派的印人,价格更高。如果印材一样,则看印章的年份,年份越久价格越高。其实说白了,只有高品质才有高价位。

 

虽然近年来一些精品印章拍卖屡创天价,激起了人们对印章收藏市场前景的关注。但是,印章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而完善的市场。相对中国书画而言,印章市场的狭小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尚未认清篆刻艺术的价值,参与收藏的人士更是寥寥无几,导致印章收藏一直以来备受冷落,其价位始终在低谷徘徊,仅有极少数量的明清、近现代名家的印章可以进入拍卖市场。

 

业内专家建议,印章收藏者要定位准确,根据自身的精力、财力和知识储备确定一个收藏方向,走系统的特色收藏之路。或专攻名家篆刻、或专注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印章收藏。无论是真品、精品,还是全品,只要符合收藏标准,不管是不是名家之作都是值得收藏的。

 

(图为藏友张先生收藏的方介堪金石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