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欧洲杯,背后风景同样精彩

15.06.2016  14:48

  球场提前建大屏酒吧早早聚人气顶级赞助现中企

  新华报业网讯 13日晚,常州逸动力体育馆的轻酒吧被一家企业为员工包场了。这天晚上和凌晨,西班牙、意大利两支传统强队接连亮相欧洲杯,而这家企业50多名员工从傍晚开始就在逸动力体育馆打羽毛球、篮球,流完汗便开始在轻吧里畅享这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

  逸动力体育馆由废旧厂房改建而成,今年1月开业运营,而上周末开幕的欧洲杯让这个体育馆人气快速上升。体育馆负责人孟海东介绍,欧洲杯开幕以来,有150个座位的轻吧几乎场场爆满,还有两家附近的公司为员工预订了重要比赛场次的包场。孟海东保守预计,在整个欧洲杯期间,轻吧每天的上座率都会在50%以上,明显高于平时。

  近年来,每逢世界杯、欧洲杯,汇聚酒吧看比赛正成为一种潮流。为了让球迷更直观感受到看球氛围,逸动力体育馆在欧洲杯开幕前专门投资11万元建成了一块12平方米的LED高清大屏。连续几个晚上与近200名球迷一起彻夜观赛、狂欢,让孟海东也感受到欧洲杯从来没有离自己这么近。

  其实,逸动力体育馆轻吧的火爆,是整个欧洲杯期间国内球迷狂欢观赛的一个缩影。欧洲杯远在万里之外,如果说跟中国足球还能扯上关系的话那就是土耳其队阵中的伊尔马兹,目前效力于北京国安而已。但足球是没有国界、无需翻译的共通语言,更何况欧洲杯堪称浓缩版的世界杯,真球迷可以欣赏到高超的球艺,伪球迷可以膜拜高颜值的球星,而不是球迷的人则多了足球这个时尚话题。夏天熬夜看比赛是个痛苦的享受过程,所幸啤酒的刺激、球友的欢呼能够赶跑下半夜的困顿。正因如此,早在欧洲杯开赛前一个月,国内各地大大小小的酒吧就早已做足了功课,很多酒吧挂上了欧洲杯参赛国的国旗以及赛程表,门口的空地上也安装了投影屏幕,以吸引热情的球迷。

  既然观看欧洲杯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酒吧之外的商家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与欧洲杯搭上关系的机会,“吃龙虾喝啤酒,看欧洲杯”是夜宵酒店必不可少的招牌,电影院则推出观赛包间。对多数伪球迷来说,熬夜看比赛不是明智的选择,但通过网店买些欧洲杯纪念品却是点点鼠标就能做到的事情,而纪念品的种类也从队衣、吉祥物到徽章,无所不包,甚至还能买到一比一的“德劳内”冠军奖杯!

  足球是球迷的共通语言,也是商家的共同语境。球迷熬夜看球、以谈比赛为时尚,是因为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欧洲杯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赛;商家瞄准欧洲杯,则因为这是企业走进欧洲、走向世界的最好平台,而这个平台和绿茵赛场一样竞争激烈。有关机构预测,欧洲杯电视转播将覆盖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场直播观众预计将超过1.5亿,累计观众有望突破70亿,仅中国就将有超过12亿人次收看。这是任何一家有实力、有想法企业都不会放过的吸引眼球的机会,但以往这个舞台从来没有中国企业的影子。

  本届欧洲杯的顶级赞助商首次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这也是本届欧洲杯最大的“中国存在”。在11日的欧洲杯揭幕战上,海信中英文广告反复出现在显眼的位置,这既是中国企业的第一次,也开创了欧洲杯56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不仅如此,海信的LOGO也出现在了欧洲杯票面、场地广告和官方背景板上。此外,还有8名中国足球宝贝参加欧洲杯开幕式音乐会、重点场次表演、球迷广场上展现中国元素、街拍走秀等活动。

  中国品牌此次登陆欧洲杯,首次成为欧洲杯的顶级赞助商,却是中国资本开始影响欧洲足坛的一个缩影。在最近一年多时间里,万达、华信、星辉、苏宁等中国资本接连联姻或入主欧洲足球豪门俱乐部,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球队忽然之间变得不再那么遥远、甚至触手可及了。

  不过,企业投资欧洲足球比熬夜看欧洲杯的球迷更需要一颗冷静的心。中国企业投资欧洲足球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进军体育产业,期待从这个朝阳产业中分得一杯羹;二是通过投资业已成熟的欧洲足球市场,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要明白足球产业并不是一个快餐产业,而是一个需要沉下心来细细经营的慢产业。特别是发展超过百年的欧洲足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定位,中国企业可以改造花大价钱买入的俱乐部,但更需要融入欧洲足球氛围。足球一直是中国体育的短板,足球产业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资本联姻或入主成熟的欧洲足球市场,这或许是条捷径,但中国足球曾经走过的弯路也再次提醒我们,要玩转足球,必须遵循足球规律。

  本报记者林华维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