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粽子:准妈妈吃还是不吃? 专家:因人而异,少食为佳

19.06.2015  19:14

  中国江苏网6月19日讯(记者 王千榕 通讯员 钱莹)明天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五月南风起,家家包粽忙。粽子作为一种节令食品,味道鲜美,品种繁多:红枣、豆沙、鲜肉、蛋黄……对于身处孕期的准妈妈而言,这粽子是吃还是不吃,怎样吃才叫健康?

  据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戴永梅主任介绍,从粽子的原料糯米来看,富含维生素B,能温补脾胃、补益中气,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恶心、食欲减少、腹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从这点来说,孕妇是可以吃粽子的。但粽子多用糯米做成,粘性大,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有的甚至一吃就“滞”。而甜粽由于含糖分较多,容易血糖超标,因此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是不宜多吃粽子的。

  吃粽子有利有弊,吃还是不吃?戴主任强调要“因人而异”。戴主任建议,孕早期的准妈妈,特别是孕吐反应严重的不要吃,因为此时准妈妈的肠胃比较弱,吃粽子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腹胀、腹痛,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如果是超重、孕期高血压、血糖高的准妈妈,最好要忌口,因为随着加工制作方式的创新,粽子的种类也不断出新,不仅粘性大,而且脂肪多、糖分多、热量高。

  “即便准妈妈没有出现上述症状,粽子也不宜多吃,一餐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更不能当饭吃,顿顿吃,最好也不要蘸糖吃。”戴主任说,准妈妈不宜吃热量过高的粽子,但可以从粽子的原料上动动脑筋,比如用五谷杂粮替代糯米,加入些诸如红豆、绿豆、红薯等有益的食物,翻了花样的粽子一样可以既美味又健康。

  为了避免准妈妈吃粽子后产生饱胀感,戴主任还透露了一些小妙招,她建议准妈妈将粽子与其他帮助消化的食物搭配吃,比如,同时吃一些纤维较多的蔬菜,或者配合喝一些红豆汤等。“千万不要和冰西瓜等凉性食物一起吃,那样容易加重肠胃负担,造成不适。”戴主任特别强调说。

原标题: